content

鐵流小說連載:《我所經歷的新中國》(1)(圖)

 2015-08-19 09:2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作者:鐵流   (看中國 陳筱筱攝)

這是一部自傳體的紀實性作品,通過作者一生命運的升降浮沉、貧富衰榮,展示了共和國一幅凝重的歷史畫卷,而這些與個人命運息息相關的故事,又莫不和時代的變遷連在一起。此書分五部:第一部《天翻地覆》;第二部《風波萬里》;第三部《黑牢歲月》;第四部《冰山崩潰》;第五部《搏擊商海》。全書共一百萬字,以紀人紀事為主。書中人物均為真名,沒有做任何迴避,力求事件與細節的真實,同時也不迴避自己人性上醜與惡的東西。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讓歷史再現。

第一部《天翻地覆》

第一章歷史文化名城的由來

成都是一座千年古城,歷史悠久,名勝眾多,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成都是一座如詩如畫的城市,風景優美,綠樹碧草,繁花似錦;千畦菜花,萬頃稻海,縱是農家小院也是一幅幅充滿田園情調的油畫。

成都又是一座悠閑的城市,一街茶館,遍地小食,玩牌品茗,醉不思歸——誰不愛我故鄉成都?

一,成都的歷史沿革

成都位於川西北高原和川中丘陵之間,西部地勢較高,中部和東南部是廣闊的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境內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氣溫攝氏16度上下,降水量約1000毫米,素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之譽。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進,物產十分富饒,歷來被稱「水旱無憂,不知飢饉」的「天府明珠」。據《死水微瀾》作者李劼人先生考證和我翻查的一些資料:早在五千多年前的部落時代,成都已有相當高的文化。那時部落號為蠶叢氏,國名叫蜀。蜀就是蠶蛹的古義。從氏族和國度名稱來看,可以說中國蠶絲的發明便在這個地方。蠶叢氏時代的蜀國幅員相當龐大。川西大平原是它的根據地,但那時這裡尚是一片沼澤地帶。由灌縣漫溢出來的岷江水,尚無一定流經的河床。所以,蠶叢氏以前的部落號為魚鳧氏,說明那個時代的人民還生活在水中。

蠶叢氏後為開明氏。這時的蜀國與秦國有了交通。公元前三一六年,蜀國在秦嶺南部開闢通道,馳行車馬。之後,秦國派大兵侵蜀,滅開明氏。統率大兵的是秦大夫張儀和司馬錯。蜀滅之後,張儀和司馬錯為了統治和鎮壓土著人民,便忖度地勢,在重要地點筑了三座土城,專門用來屯駐軍隊和官吏。這三座土城,一為邛城,在今邛崍縣;一是郫城,在今郫縣;一為成都城,在今成都舊城內。由於成都城土質惡劣,筑成了又圮,圮了又筑,直到公元前三一○年方才筑成。因城牆彎彎曲曲頗似烏龜,故又叫龜城。後來,不知何年又在龜城之西筑了一座較小的城,用來居住平民和商賈,稱少城,龜城稱為大城。

此後,蜀國改為蜀郡。郡守李冰,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治水專家,他鑿開橫臥成都西面的立堆山,修筑了千古聞名的都江堰,使岷江之水灌溉川西平原萬頃沃土,並疏理了成都城外兩條江河。於是,川西平原的積水才有固定的排泄河床,形成了阡陌縱橫的溝渠網。成都城外的兩條江河,一在城西,稱濯錦江,簡稱錦江;一在城北,稱沱江。兩江在九眼橋下合而為一。從這時起,交通更為方便。秦朝時代最為考究的能走四匹馬並排拉車的「馳道」,當時已縱橫於川西平原,從而手工業也發達起來。成都城南便有了兩處手工業集中的小土城:一為專門造車的車官城;一為專門用川西特產蠶絲織錦的錦官城。經過若干年,這兩座城都消滅了,但因織錦為成都的特殊手工業,故成都也稱錦官城,簡稱錦城。

近年,市區和廣漢三星堆的出土文物表明,大約2500年前,成都已經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城市。到了西漢時代(公元前一四一年至公元八七年),為了溝通西南少數民族(分布在今茂縣專區和西康、雲南、貴州省),擴充了成都的大城、少城,並效法成都,在各地造了許多防禦工事,如樓櫓雉堞之類。西漢末年,中國大亂。公元二四年公孫述據蜀稱王,到公元三六年為東漢大將吳不以所滅。這是成都建城後第一次城下之戰,也是第一度作為帝王之都。

東漢時代,成都因經濟繁榮成為當時中國的"五都"之一,織錦業已成為漢朝的重要國庫收入來源。成都是蜀錦織造的中心,朝廷在此設置了「錦官城」,派有「錦官」進行管理。蜀漢時期,諸葛亮在四川實行休養生息、扶持農商的經濟政策,成都作為蜀漢首都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從晉代左思《蜀都賦》的敘述可見當時盛況:「市廛所會,萬商之淵,列隧百重,羅肆萬千,賄貨山積,纖麗星繁……」好一幅百貨雲集,萬頭攢動的市場交易圖。

成都第二次作為帝王之都是在魏、蜀、吳三國鼎立時代。從蜀漢先主劉備於公元二二一年攻入成都算起,到公元二六三年後主劉禪出降於魏國大將鐘會之時止,成都作為蜀漢都城四十二年。現在成都尚可確指為蜀漢遺蹟的,是劉備筑壇即皇帝位的五擔山之南那座差不多已經坍平的、由開明時代遺留下來、號稱五擔山的土丘,和作過蜀漢丞相府第中的一口水井,即今東城錦江街的諸葛井,以及蜀漢丞相諸葛亮當年的桑園。另有劉備的陵墓所在地,即今南郊武侯祠內的昭陵(一般稱為皇墳)。當時蜀漢人口約二百萬,成都人口近十萬。這是張儀筑城之後五百七十年中人口最盛的一個時期。

成都第三次作為帝王之都,是在公元三○四年到三四七年,西晉到東晉的四十三年,也是四川和成都在歷史上最為衰敗的一段時間。那時正是少數民族散處中國,紛起割據,隴西氏人李氏侵入四川。入侵原因是逃避飢荒,入侵人數不過三萬。李氏奪得政權自立為蜀主,與當地人民不能相安,於是土著舉族流亡到湖南、湖北等地,流亡人戶達四十萬家。因此,川西平原和成都的人口大量減少,以致公元三四七年東晉大將恆溫溯江伐漢時如入無人之境。恆溫滅李氏之後便因成都人口太少,僅保留了一座大城,而將少城拆為平地。這是成都筑城以來第一次大變更。

其後,在二百三十五年的南北朝時期,雖然舉國變亂頻仍,四川卻因地處邊疆,尤其是偏在西陲,沒有遭到大的兵災,人口反而漸漸增多了。隋統一中國之後,在公元五八二年,隋文帝楊堅封第四子楊秀為蜀王兼益州總管。楊堅到成都後,又感到一座城太小,便新筑少城,也是土城,而所取土就在少城內。取土既多,天然成為一個大池,名摩訶池,在唐宋時是有名的勝境,不亞於今天北京的三海。到元、明時此池已漸淤塞。清代二百八十多年中還剩有「水光一曲」,近百年來已無蹤影,只是摩訶池的地名還在。

唐代有「揚一益二」之譽,說成都的繁華僅次於江南揚州。到北宋時期,成都已成為僅次於汴京的大都會。這時的成都,由於在晚唐五代的紛爭中處於相對安定的狀況,工農商業都有所發展。貿易突破了傳統的坊市格局,發展了專門的交易市場,不僅有城內東南西北的綜合市場,也有了專營的市場,如草市、糠市、鹽市、騾馬市等,鬧市區還有了「夜市」。此後歷經元、明、清諸朝和民國時期,雖有多次的興衰起落,但成都作為四川省經濟中心的地位並無變化。

唐朝二百八十七年(公元六一八到九○五年)中,西川節度使大都由負有全國威望的大臣出任。又因常與西藏、雲南少數民族作戰,今天的茂縣專區和西昌地區都是那時的戰場,成都便是兵糧轉運據點,成為當時重鎮。公元八五七年,南詔國(後更號大理國,今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區)大兵從會理、西昌越過大渡河,由宜賓、樂山沿岷江攻到成都城外,大肆殺掠,四郊人民避入城內。據史書言,連摩訶池的水都喝乾了。南詔兵圍城一個半月,後戰敗,向新津退去,這是成都遭受外患的第一次。公元八七四年,南詔大兵又進攻,前鋒達於新津縣,成都又一度恐慌,四郊居民紛紛入城。據史書載:「數十萬人蘊積城中,生死共處,污穢郁蒸,將成癘疫。」這是成都遭外患的第二次,距上次不過十七年。

到公元八七五年,唐朝大臣高駢調任西川節度使到成都,把南詔兵逐回大渡河南岸之後,便建議在成都西南郊再筑一道羅城。羅城內修建有一百二十坊(即今天所稱的街),有東南西北中五處商業交易的市,有全國馳名的手工業如蠶絲織錦,製藥、花箋紙絹扇等。於是,成都成了中國西南部的一個大都會。尤其在唐玄宗李隆基時代(公元七一三到七五五年),所謂天下四大名城(長安,成都,揚州,敦煌),成都居第二。成都恰又處在當時首都長安之南,故在李隆基逃避安祿山之亂,遷居成都時,還一度將成都改名南京。稍後,大詩人杜甫從甘肅避兵到成都,所做詩即題為「南京道上」。

「往亊微痕」供稿

「往亊微痕」更多故事請看﹕
https://m.secretchina.com/taxonomy/17798

鐵流更多故事請看﹕
https://m.secretchina.com/taxonomy/17748


来源:看中國專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