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妃嬪徐惠 才情絕世、痴情無雙(圖)

徐惠自小聰明,才名遠播

徐惠(627—650年),湖州長城(今浙江)人,是一位早慧的神童。她出生五個月便會說話,四歲就熟讀《論語》和《毛詩》。八歲時,父親徐孝德要她擬《離騷》作詩,徐惠居然一揮毫,就寫下《擬小山篇》一首:

仰幽岩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

想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

徐惠的爹閱讀完後是什麼表情,我們無法得知,但是他的心情我們是知道的。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曹寅、彭定求等奉敕編纂《全唐詩》的時候,這首《擬小山篇》被收錄進來,並特別標注了徐孝德的反應——「孝德大驚,知不可掩,於是所著遂盛傳」。

在這首詩中,小小的徐惠流露出對屈原的崇敬與仰慕:千年間,方才出現了您這位真正的人,您的純潔似香草,又因何獨自殉國呢?年幼的八歲孩童蘊含如此感慨,如此豪情,別說是她爹,就是屈原本人看了,估計都會不由得感嘆起來。這首詩,亦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女童詩。

如此聰慧的徐惠,當然盛名遠播,唐太宗聽說此女後,召她為才人,將其納入深宮。這時的徐惠,不過才十一歲。

入宮對徐惠來說,是件好事。因為宮中的藏書非常多,求知慾旺盛的她得以有機會遍覽群書,才學與見識也就進步得更快了。李世民是個有品位的人,對妃子的要求也較高。他看到徐惠如此好學,十分高興,對她相當照顧。沒多久,李世民就把她由最末等的才人,晉遷為九嬪中的第八級充容。比起晉武帝的貴人左棻,因為才華橫溢受到武帝尊敬,卻也因為姿容不佳而備受冷落,因才受寵的徐賢妃,際遇就顯得相當幸運。

徐惠以《進太宗》一詩,化解唐太宗的怒氣

有一次,唐太宗遣人告知徐惠,自己欲召見她。李世民本來興致挺高,結果徐惠遲遲不來。李世民等了很久很久,好心情轉變成了一肚子烈火。當徐惠珊珊來遲,見到李世民不悅的神情時。何等聰明的徐惠,只是嫣然一笑,揮筆寫了一首詩《進太宗》(又名《妝殿答太宗》),給丈夫消氣。詩的內容是:

朝來臨鏡臺,妝罷暫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

李世民讀完之後,哈哈大笑,怒氣一下子全消失了。

除了文學造詣外,徐惠在政事上也頗有眼光。李世民統治後期,多次興兵攻打高麗,久而不克,稍損政聲。徐惠多次想勸諫他,都忍住了,後來終於在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的時候,認真寫了一份奏疏給李世民,即著名的《諫太宗息兵罷役疏》。

疏中明確指出「地廣者,非長安之術;人勞者,為易亂之符」。她希望李世民能夠多加節儉,休兵罷戰,還百姓以安寧。李世民一向從諫如流,讀完後有所醒悟,對徐惠重重獎賞了一番。此奏疏亦讓徐惠名垂青史。

徐惠幼年時是神童,少年時是美女,青年時是才女,唐太宗死後,她還是唯一一個殉情的痴女。李世民千古一帝,雄才大略,宅心仁厚,愛慕他的女子無數,而徐惠是發自內心地仰慕唐太宗的。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徐惠哀慕成疾,拒絕服用藥物醫治,鐵了心想隨夫而去,次年去世,年僅24歲。徐惠對李世民的痴情令人動容。

另外,在唐朝,詩歌正處於黃金時期,詩人與詩作多得不勝枚舉,但是幽居深宮的女子徐惠竟然有五首詩作於《全唐詩》中佔有一席之地,若非她早逝,相信收錄的詩作將不僅有五首而已。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