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7月12日訊】大陸官方媒體7月12日報導稱,如果一切順利,中國企業就會被開徵一項新稅——環保稅。6月上旬公布的《環境保護稅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已經明確了「費改稅」方案。徵求意見稿規定的稅額標準與現行排污費的徵收標準基本一致。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排污收費管理處處長楊子江接受採訪時表示,考慮到「費改稅」後,中西部地區基層環保部門的財政經費比較緊張,多部委已達成共識,要制定實施細則,對基層正常的工作經費予以保障。
不過,徵求意見稿還強調,污染物排放量高於規定的排放總量指標的,按照當地適用稅額標準的3倍計征。楊子江說,排污費作為一項行政收費,彈性過大,存在人情收費和協商收費。
環保稅一旦徵收,受影響最典型的就是火電企業。根據徵求意見稿,環保稅的重點監控(排污)納稅人,是指火電、鋼鐵、水泥、電解鋁、煤炭、冶金、建材、採礦、化工、石化、製藥、輕工(釀造、造紙、發酵、製糖、植物油加工)、紡織、制革等重點污染行業的納稅人及其他排污行業的重點監控企業。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王志軒坦言,火電企業壓力不小。火電廠污染物治理邊際成本已經上升到幾十元到上百元。
當應稅額跟排放標準掛鉤,一些印染企業達標排放狀況不容樂觀,由此導致被加倍徵收排污費;隨著「費改稅」實施,這些企業的負擔還有可能進一步加重。
安徽省某地一名環保局幹部就坦言,當前環保部門的排污費、罰款都按照「收支兩條線」的要求,全部上交財政。排污費中,10%交中央、15%交省裡,餘下的75%留在地方。對縣一級來說,收多少排污費,財政就安排多少環保行政經費。這就很可能造成,個別省份的環保部門知道排污費的地方留成比例不高,就少收費、多罰款,有的地方罰款額接近排污收費的二分之一,罰得多地方財政可能還有獎勵。
北京林業大學副教授楊朝霞認為,如果不能解決排污「費改稅」後環保部門的經費缺口,可能倒逼環保部門濫用罰款手段——由於今年施行的《環境保護法》規定的「按日計罰」實施規則並不明確,環保部門有可能明知企業依然超標排放而故意不實施複查,拖個十幾二十天,最後對企業處以「天價罰款」。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