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宋美齡在蔣介石的靈柩中放了些什麼?(組圖)

 2015-06-27 01:0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蔣介石與宋美齡(網路圖片)

凡是見識過宋美齡的人,都對她的能幹留下深刻的印象。儘管她是中國當時的「第一夫人」,但宋美齡從來就沒有想到專門做夫人,她是要做事的。


蔣介石與宋美齡(網路圖片)

宋美齡出身中國最早的基督教家庭,從小就在美國生活和受教育,讀的是威斯里女子學院這種很貴族化的學校,飽浸了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她的優雅、她的活力甚至她的能幹,更像是美國式的,不怎麼太「中國」。

她的英語無論說和寫,都比她的中文好,甚至連她的思維方式都是英語的。儘管貴為「第一夫人」,但她的交際圈卻還是歐美化的中國人,連打電話都用英語,給接線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英語的人看她,和她看人家,都顯得那麼地順眼、和諧。

抗戰前和抗戰期間,她自己或者陪同蔣介石,從慰問傷兵到視察前線,沒少在軍隊裡轉。幾乎個個精通英語的空軍,對「第一夫人」的感情之深,都恨不得為她去死;然而在陸軍裡,這樣的人不多。

當年,她發動「夫人外交」攻勢,以她攝人心魄的風姿和演講,迷倒了不知多少美國人,為處於艱難抗戰中的中國爭取到了寶貴的援助。來華參戰的美國軍人,凡是見過第一夫人的,無不為之傾倒。在華的美國軍人,無論是陳納德飛虎隊,還是史迪威印緬戰場上的陸軍別動隊,均堪稱是全美國二戰中最勇敢、戰績最顯赫的軍人,由於歐美特有的崇拜夫人的傳統,所以這種勇敢和戰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跟宋美齡不無關係。

一位美國的傳記作家寫道:在宋美齡和蔣介石結婚以後,「美麗的新娘子伴隨著總司令轉戰各地。車站、農宅、臨時屋都曾是他們的落腳處,不過有件特別的事情,那就是不論到了多麼惡劣、簡陋的地方,夫人對她所素持的乾淨標準絲毫也不肯打一點折扣。每到一個地方,她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抹地擦窗,務必直到看起來纖塵不染後才肯罷手。當然,漂亮的窗簾和芬芳的鮮花是絕對不可免的。」


蔣介石與宋美齡(網路圖片)

1927年她和蔣介石的結合,使頗有理學氣味的蔣介石入了基督教,但是多年來,她並沒有將蔣介石變成一個真正的基督徒。雖然到了臺灣之後,蔣對基督教感情日深,但可以說,到死,蔣介石依然是一個傳統的中國人,一個中國的強人。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在臺灣去逝。4月6日凌晨2時,蔣介石遺體由士林官邸移至榮民總院。翌日,允許民眾瞻仰蔣介石遺容。在蔣介石靈堂四周插了88根白蠟燭,正中供奉著蔣介石的巨幅遺像及遺囑。靈前有5個用素菊綴成的十字架,正中一個為宋美齡的,上款書:「介兄夫君」,下款書「美齡敬挽」。

4月9日,蔣介石靈柩移至「國父紀念館」。移靈前,蔣經國親自為其父穿衣服,按照鄉例,給其父穿了7條褲子、7件內衣,包括長袍馬褂。遺體貼身包著絲綿、黑褲、黑皮鞋。胸佩大紅採玉勛章,左右兩旁佩帶國光勛章、青天白日勛章。

宋美齡在蔣介石的棺材裡放入了四本書:一本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一本《聖經》、一本《荒漠甘泉》、一本唐詩。西方基督教的書佔了一半。也許,這樣的陪葬品,只是代表了宋美齡的一種願望。到死,蔣介石依然是一個傳統的中國人,一個中國強人。蔣、宋兩人,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成功的磨合了幾十年。

宋美齡死後的遺產只有12萬美金,她惟一的房產在上海。

2003年10月24日宋美齡走了,享年106歲。在世界二戰期間的風雲人物中,她離開這個世界的時間,整整比別人遲了二三十年。俗話說,蓋棺定論,然而對於宋美齡來說,在她沒有告別這個世界之前,歷史對於她的「論」其實早就已經定了。正如她自稱「蔣宋美齡」一樣,她事實上是跟她的夫君蔣介石聯繫在一起的。

責任編輯: 華長玖 来源:網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