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忠厚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美德之一。(網路圖片)
孔子在《論語》第一章有云:「巧言令色,鮮矣仁!」意思是,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誠懇,這樣就很少是仁的表現了!詩經《小雅•巧言》篇曰:「蛇蛇碩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顏之厚矣。」用白話來解釋就是,誇誇其談說大話,口中吐出不費力。巧言動聽如鼓簧,厚顏無恥行為卑。這裡更把巧言說不誠實的話定義為厚顏無恥的行為。《顏氏家訓•名實》篇中也認為:「誠於此者形於彼,人之虛實真偽,在乎心而不在乎跡,但察之未熟耳。一為察之所見,巧偽不如誠拙,承之以羞,大矣。」也就是說,人內心的虛實真偽,一定會從行為上表現出來。倘若沒有發現,是你觀察的不夠細緻罷了。只要仔細觀察周圍的現象就會發現,再巧妙的偽裝也不如樸拙的誠實更好,那些善於巧妙偽裝的人,假如知道了這個道理,就會感到羞愧難當。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裡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有一次,漢文帝到上林苑看動物。他登上虎圈看虎時,向陪同的上林尉詢問有關動物的情況,例如一些禽獸的數目之類的問題。上林尉一時答不上來。這時一旁管理禽獸的一個小官嗇夫擠到前面,取代上林尉回答皇帝的問題,而且把各種禽獸的數目以及相關的情況一口氣說得清清楚楚。漢文帝聽完後非常高興,便對身邊隨行的大臣張釋之下令,要提拔任命這個嗇夫代替那個上林尉,讓他參與管理上林苑的事情。
張釋之聽後對文帝說道:「周勃、張相如都是德高望重的長者,在朝廷裡擔當重任。可是這兩個人都不是能言善辯之人。如果皇上因為這個嗇夫的伶牙俐齒、善於言說,取悅於人,就把他破格加以提拔的話,那麼恐怕天下人知道以後,就會紛紛效仿,就去誇誇其談而不務實事,世風就會因此變壞。請陛下仔細考慮才是。」文帝聽了張釋之的這番話,認為很有道理,於是收回成命,從而避免了在任用人才時因人的「利口」而提拔不當。
現代的人聽了上面的故事,也許會得出跟張釋之不同的結論。對於那個嗇夫,很多人會把他作為效仿的對象:他的上司業務不精,他站出來代替上司回答,得到皇帝的嘉獎和提拔有什麼不對呢。這樣的機會正是求之不得呢,沒有這樣的機會,一個下級小官如何能夠出人頭地?他有什麼錯呢?很多人都會這麼想。
但是今天的人卻忽視了一個根本的問題,這個嗇夫強出頭的出發點,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博出位,超越上司或取而代之。這樣的做法顯然有失厚道,至少是不知進退,甚或是小人之為。如果是一個誠懇善良的人,一定會低調的,不著痕跡的提醒自己的上司,讓上司免於尷尬,自己做幕後英雄,彰顯的是自己的德行而非如簧的口才和能力。而真正有德之士在任用人才時,往往更加看重的是德,其次才是才能。
好在故事中的大臣張釋之是一位賢臣,忠於職守,堅持正確的用人標準,對皇帝不是巧言令色,阿諛奉承。更從任用人才的原則和樹立好的風氣的高度,糾正帝王的不當,避免了一次失誤,讓嗇夫的美夢破滅,更展示了一位正人君子的境界。
張釋之是南陽堵陽縣人,官任廷尉,負責管理全國司法方面的事務。史書記載,一次,張釋之隨同文帝騎馬外出,經過一座橋,這時正好一個人從橋下出來,文帝的馬因此受了驚,文帝差點摔下來。文帝十分氣憤,於是下令把這個人逮捕,交給廷尉張釋之來處理。張釋之問明詳細情況之後,只是判他交納了一定的罰金。文帝對這樣的處理結果很不滿意,認為這人驚嚇了自己的馬,差點害死自己,實在判得太輕了,應該判處死刑才是。
張釋之解釋說,如果陛下因為他驚駕,當時就地處決了他,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您將這人送到我這裡來處置,我就必須執法公正才行。國家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我作為執法者,自己怎麼可以不按照法令而隨意處置呢?這個人的過失,按照法律就是應該判處罰金,所以我才這樣處理,而絕非輕判。漢文帝聽後,認為他說得有道理,於是就遵照他的處理方法去執行了。
張釋之沒有因為要討好皇上而重判驚駕之人,而是依照法律秉公執法,這就是出於公心而非私利。也因為他時時都展現著有德之士的品性,才成為明君所倚重的賢臣,也才能跟漢文帝一起開創文景之治的盛世。
可見,正人君子是看其言行出自的心,是否是善良誠懇,無私為他的,而不在於說的多好聽,表面功夫做的多漂亮。再巧妙的偽裝也不如樸拙的誠實和善念更聰明更長久。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