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4月11日訊】中國的失業率問題,在中國經濟學界大概屬於一個研究禁區。官方數據長年穩定在4%左右,完全無視經濟波動。按照政府的說法,無論經濟增速是此前的20%還是目前的7%,反正失業率就不會變,就是4%……
對於像我這樣的數據狂來說,最喜歡的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下面就用官方的數據,來狠狠的分析一把這個失業率問題,並且嘗試探討一下,中國真實的失業率是多少,有沒有達到7%的國際警戒線。考慮到有些讀者是第一次看老蠻我的文字,所以我必須重新聲明一次:本文的所有數據均來源於中國國家統計局官網。請有興趣查驗數據的同學去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上查驗。
第一部分:人口拐點
先從2014年的數據開始看。2014年的經濟當然是下行的,製造業面臨很大的困境,政府也隱瞞不住,開「兩會」的時候總理都要長篇大論的講述接下來會面臨多少困難。但是官方公布的「城鎮登記失業率」(注意,這個城鎮登記失業率僅僅只是指城鎮戶籍的居民,農民工不納入失業統計)是多少呢?4.09%,失業人口總數約900萬——真是雷打不動的4%啊。先不管了,把與就業有關的人口數據全都翻出來,我們來好好整理一下這個事。
失業率數據造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得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的數據龐大得像海一樣,統計局的那些大學剛畢業的孩紙根本不可能完成全面系統的造假。所以一定有大量的漏洞可以給我們抓到。
先來看適齡勞動力總數。2014年,全國16-59週歲的人口數為9.16億。這些人不是去讀書,就要去工作。如果讀不了書,也沒有工作,那麼他們當然就處於無業狀態。因此理論上,適齡勞動力-在校學生-全國就業人數,減出來的結果,就是無業人數。2014年的在校學生總數6936萬,其中高中生2401萬,中職生1802萬(老實說,之前真不知道原來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有這麼多),本專科大學生共2548萬,研究生185萬。而官方公布的全國就業人數為7.73億。注意,這個「全國就業人數」,包含了在鄉村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因此,這個數據會比我們後面會重點闡述的「城鎮就業人數」要高。
現在結果出來了:9.16億-0.6936億-7.73億=7364萬。這算是使用官方數據簡單推算出來的中國宏觀上的失業總人數,是包含了農村和城鎮所有人口的失業數。這個演算法簡單易懂。按這麼算的話,中國2014年適齡勞動力的失業率為0.7364億÷9.16億=8%,當然超出了7%的國際失業警戒線。
再使用這個簡單的演算法往前算幾年,2010年16-59週歲的適齡勞動力人口數為9.4億,在校學生數為7045萬,全國就業人數為7.61億,這麼算下來,2010年的適齡勞動力的失業人口數為1.08億,失業率為11.5%。我這裡順帶說一下,2010年和2011年的適齡勞動力人口數均為9.4億,是中共建政以來的峰值,從此之後計畫生育的威力終於體現了出來,適齡勞動力總數開始下降。2014年的9.16億,較2010年已經下降了2400萬。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好好的去研究一下這個適齡勞動力下降的拐點問題。這裡面有無窮無盡的學問。當然,正是因為勞動力總數下降,2010年11.5%的失業率,到2014年會下降到8%。
再往前看,2006年的適齡勞動力人口數為9.06億,在校學生數為6173萬,全國就業人數為7.5億,由此算出來的失業人數為9427萬,失業率為10.4%。這種失業率規模和2010年差不多。這大概算是中國在勞動力拐點出現前的常態,即中國長期維持著10%左右的失業率。每10個壯健的勞動力裡面,就有1個在田間地頭或者城市的小巷子裡苦悶的遊蕩,期待有一份工作。正因為此,中的勞動密集型工廠再怎麼薪水低廉,也總能找到窮苦的平民來打工。2011年後國內開始出現普遍的招工難現象,不是別的原因,只不過是計畫生育的效應,勞動力供應拐點出現了,勞動力減少了。3年時間,勞動力就減少了2400萬,這種減少的幅度真是觸目驚心。失業率從11%下降到目前的8%,每年都要降1個點,雖然還是高於國際警戒線,但是已經不算特別驚恐的數據了。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中國的失業率問題將會因為人口規模的縮減而自動解決似的。每年下降1%,那麼2015年失業率就會將到警戒線之下,2017年恨不得出現勞動力普遍短缺的現象。這可真是會讓我黨在做夢的時候都能笑醒的美好未來。然而事態真會如此演變嗎?符合邏輯的未來之路,到底會通向何方?(待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