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鷂放災──清明節的「放風箏」習俗(圖)


民間的兒童施放紙鳶。(圖片來源:Pixabay)

古人於清明時節有掃墓祭祖、踏青郊遊、射柳、蹴鞠及放風箏等習俗。其中,「放風箏」的習俗是源自於清代,具有「斷鷂放災」的意涵。

風箏,在古代稱為「鷂」,北方稱為「紙鳶」。相傳最早的起源是由春秋戰國的墨翟所制。《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曾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今我為鳶,三年成,蜚一日而敗。」意思是說,墨子耗費三年的時間才製成木鳶,但是木鳶僅飛一天就壞了。

「紙鳶」之名,相傳源自於南朝梁武帝蕭衍的「侯景之亂」。梁武帝在遭到侯景反叛,深受困圍時,部下獻計以紙張仿效鷂鷹模樣製成紙鳶,再順風施放即可抵達友軍。不料,紙鳶卻在途中遭到敵軍射擊掉落。後人於紙鳶上加放削過的竹片,發現在縱放於天際迎風飛舞時,會發出如箏般的聲響,因此「風箏」稱號便衍生而來。

清明「放風箏」源於清朝。據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即可知悉,前往郊區的掃墓者,在祭掃完畢,便會在墳前施放紙鳶。

所謂的「清明斷鷂放災」,就是在清明節時,人們將災禍病情寫在紙鳶上頭,再將之施放。帶紙鳶隨風高逝,即剪斷線絲,讓紙鳶隨風飛逝。此舉,象徵著所有災惡病情都會隨著斷線後的紙鳶,消逝而去。因此,「放風箏」就成了清明節的重要的習俗之一。

本文留言

作者予新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