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名句人生】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組圖)

作者:貫明  2015-03-18 0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美國紐約上州冷泉鎮盛開的鈴蘭花。(攝影:貫明)

我以前寫過許多篇關於鈴蘭和蘭花的詩文。有一天有一位年輕的朋友用開玩笑的口吻對我說:「一種花竟然讓你寫了那麼多的文章,以後再看到蘭花時就沒有什麼好寫的了吧?」然而,不知為何,每當在遍開的蘭花叢中悠然漫步之時,我就會即刻靈感迸發,那些靈感可以輕而易舉的落於紙上化為一篇新的詩文。因此,在人們所說的梅、蘭、竹、菊這花中四君子之中,我感到唯獨與蘭花有一種不解之緣。

其實,在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之中,對於梅、蘭、竹、菊這花中四君子,其態度也都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讀過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知田園詩人陶淵明對菊花情有獨鍾;看過「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可以理解南宋著名詩人陸游非常欣賞梅花;再閱讀清代著名書畫家鄭板橋的「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則可知鄭燮偏愛翠竹;如果說起生性愛蘭的詩人,當屬唐朝的大詩仙李白,他所作的「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幽蘭香飄遠,松寒不改容」在我的心中是一幅極美的畫卷。

李白在中國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自幼博學而才氣縱橫,杜甫曾稱他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後世的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從二十四、五歲開始雲遊四方,幾乎就是浪跡天涯,四海為家,一生在中華大地上不知留下了多少的足跡,而他那豪放大度的詩作,和灑雄渾的才氣,也成了中華文化寶藏中最耀眼的一部分。

李白的詩作,不只是美在意境,而且還美在它的通俗易懂。有許多古詩,雖然意境也很優美,但是現代人已經無法直接讀懂它的原文,只能憑自己的猜測和想像去感受其內涵。而李白的詩作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即使是在千年之後的今天,仍然讓每一個閱讀它的人都能心領神會。大詩仙在眾多的花叢之中獨愛蘭花,想必有他的理由。

縱觀李白的一生,他的品格也與蘭花有許多相似之處。蘭花生於幽谷叢林,與野艾莠草同生,不居顯位,不與人爭,高風亮節,這與李白的為人處世的態度是相通的。蘭花雖為一小草,但它以自身的香、色、姿、韻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大自然的生命資訊與嗅覺、視覺、感覺上的愉悅。它四季常青,姿色俊秀,香氣四溢,清雅沁人。人們在數千年的賞蘭過程中,將中華民族的優秀品德、美學觀念不斷地融入蘭花之中,並且不斷的提升,以致使蘭花成了中華民族優秀品德的重要象徵物之一。


美國紐約法拉盛凱辛娜公園中的蒼松。(攝影:貫明)

蘭花,作為倍受人們喜愛的傳統名花之一,其葉常青,花潔雅,味幽香,素有「香祖」、「空谷佳人」、「國香」、「花中君子」等美譽。其生於深山,隱於幽谷,象徵著處困厄而不改其操的大德君子、臨危難而不移其情的仁人志士。重溫詩仙「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的名句,我浮躁的心靈也逐漸變得清靜與祥和。偶爾在幽香清遠的蘭花叢中讀書或漫步,也是人生中的一大快事!


来源:看中國專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