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人佩玉以求避邪除凶,人們以玉為美為貴。(網路圖片)
古書《山海經》中記載:「泰山其上多玉•••••環水出焉,東流注於河,其中多水玉」。這是一段關於中華名玉泰山玉的古書記載。這說明幾千年前,我華夏民族便與玉結緣。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對玉的愛好,是中華民族文化特色之一。《禮記》中所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有著豐富的精神內容,它像徵著高貴、純 潔、友誼、吉祥等,不僅是王公貴族的珍品,也是民間廣泛流傳的信物,中國人佩玉以求避邪除凶,人們以玉為美為榮為貴,玉成為人們習俗生活的一部分。
現代也有很多人隨身佩戴玉,但玉器的佩戴方法也是很有學問的。
玉器經過數千年的繼承和發展,從史前的古樸、雅拙到秦漢的雄渾豪放,再發展到明清的玲瓏剔透,要把玩這些古玉更有「三忌」、「四畏」需要遵從。所謂「三忌」,是指古玉「忌油」、「忌腥」、「忌污濁氣體」;所謂「四畏」是指古玉「畏冰」、「畏火」、「畏姜水」、「畏驚氣」。
所謂「忌油」,是指古玉應避免接觸油膩。這是因為油脂可封堵玉質的微細孔隙,使玉質中的灰土不能出來,玉器就不會瑩潤,透不出所謂的「清光」。玉器 因在地下長期受水浸土蝕,微細孔隙中自然滲入土質或雜質,養護的目的便是盡量使其雜質「吐」出。有些人以為將古玉抹上些花生油或在鼻上、面額、頭髮中沾些 人體油脂,可使古玉顯得油亮、溫潤,實則是一大忌,反而對玉質有害。一旦沾了油膩,解決的辦法有二,一是用滾水煮一會兒,便可退油,二是將玉件放入痱子粉 或干麵粉中,吸除油脂。
「忌腥」是指玉器與腥物接觸,不但使玉器含有腥味,也會傷至玉質。腥氣或腥液中所含的化學成分,如鹵鹽等,對玉器有一定的腐蝕,而導致玉質受損,所以古玉要避免與腥物相觸。
古玉「忌污穢」的道理與「忌油」相似,因此玩玉之時,事先要洗淨雙手。
至於所謂「畏冰」,是指古玉時常近冰,或被凍,則色沁就不活,沒有潤感,謂之「死色」。有人以為將古玉放在冰箱中冷凍,會使其「通透」和「質堅」,實在是一大錯誤,這樣做可能會使玉質產生裂紋而不可挽救。
「畏火」則是說古玉如果常靠近火或熱源,則可能使「色漿」盡褪。「色漿」主要是指玉質的表面光澤和透明度。古玉近火受熱,尤其是高溫,可導致裂紋的產生,亦可傷及玉質,從而失去光澤、降低透明度。不要說是古玉,即便是新玉,也是一樣。
「畏姜水」是說有些人以為「姜水」是除腥除臭之物,可除去古玉的土腥氣或腐臭氣。實際上,古玉與姜水接觸往往會使已有的沁色黯淡無光。如果浸的太久,還會使玉器渾身起麻點,難以補救。
「畏驚氣」是指當佩戴者受驚或不慎將玉器跌落在地或碰撞於硬物之上時,玉器重則「粉身碎骨」、輕則產生裂紋。因為重撞之下,內部結構總會受影響,即便是肉眼看不見的微細裂紋,也是玉器的隱患。所以,玩玉者講究平心靜氣,戒驚戒躁,這也是修身養性的內容。
責任編輯: 雲天月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