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2月22日訊】不容迴避的事實是,中國經濟通縮已經漸行漸近。如何理解中國經濟短期壓力,下一步宏觀經濟政策該如何走,下面來看一看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教授是如何解讀最新的CPI數據的。
現在很明顯,通縮已經來了。整個大環境也在加劇通縮,比如原油價格下跌、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
因為中國是原油、礦石等大宗商品的主要進口國,這樣就有大量輸入性的通縮。原來我們的經濟就有通縮壓力,兩個因素的疊加就加深了人們對通縮的擔憂。
現在與2009年相比,程度還不一樣。因為CPI統計的是同比增幅,假設原來是100,現在99,也是同比負增長。
但是現在的通縮是,原來增幅是100,一直往下,現在已經變成80了。雖然同比仍然在漲,但是累積的漲幅回落是很大的。所以當前的通縮形勢跟2009年還不一樣。
我認為政策上面要有大的調整,一旦形成通縮,是很難治理的。通縮會讓消費沒有信心,投資者沒有信心,外資沒有信心,這種情況下,有效需求沒有辦法產生。
通縮會抑制有效需求,需求減弱又會加劇通縮,這個螺旋要是往下走,經濟將來會比較糟糕。這個局面的形成蠻可惜的。
當年朱鎔基時代,1998年左右,形成了經濟通縮的局面,到2002年才恢復過來。當時正是因為政策做了大的調整,刺激了國內投資,房地產市場起來了,慢慢的才讓經濟回暖。那個寒冬也很長,差不多用了4年時間
現在最大的問題,要先解決債務問題,現在放的水都被還債的需求吸納掉了。
根據美國UCSD一位華裔經濟學教授的測算,中國目前的債務總量(包括政府、企業、家庭等三部門債務)僅利息就有11萬億人民幣,這個利息還在以每年10-15%的幅度在增長,假設3-4年還完,每年需要還的利息額度接近我們每年GDP的增量(2014年中國GDP增量為4.8萬億人民幣,觀察者網注)。
目前的貨幣供應量從官方的數據來看還是比較大的,比如去年12月份廣義貨幣M2增長約12.2%,社會融資增長更大,去年12月份增加1.69萬億,但是放的水大部分還利息去了。
由於2008年之後幾年,在地方政府和開發商那裡形成了巨額的債務,現在利息就把他們壓的夠嗆。這也是為什麼他們不惜支付更高的利率來從影子銀行借貸的原因,這樣一來就把融資成本推上去了。
這麼高的借貸成本,實體經濟實際上是沒辦法獲得更多的信貸。所以貨幣政策上要放鬆,不僅要大幅度降息,要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的投資需求;還需要從財政政策上入手,加快減輕債務的拖累,而且這應該在前兩年就開始行動。
化解債務我認為有三個辦法:一,首先是要加大債務重組的力度。目前債務負擔太重,放水都被還本付息的需求沖銷掉了。
二,要核銷相當一部分債務。核銷的辦法就是地方政府債務向中央政府轉移,中央政府再通過發債補充銀行資本金來對沖這些債務,讓銀行將這些債給核銷掉。
第三,就是降息,否則債務利息會越滾越大。目前的狀況與日本80年代末的泡沫破裂時期的狀況有相同的地方,日本的企業和開發商當時也是出現了巨額的債務負擔,整個經濟被債務困擾,日本央行當時不得不採用零利率來凍結利息的增長,這是不得已而為之。
當然日本的經濟與我們有很大不同,它那個時候已經很發達了,收入很高,投資機會幾乎為零,所以儘管保持了長期的低利率政策,但日本經濟並沒有太大的起色。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