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在國際上點擊量過億的曠世雄文:到敵人後方去,把名牌全買盡。今天血洗愛瑪仕,明天吃掉香奈兒!全世界人民請準備好,中國人登陸了。是的,財大氣粗會砍價的中國人來了。
25年前的,我還是個窮留學生,紐約第五大街的精品店,我也只敢隔著玻璃看看,借個膽也不敢走進去。那會兒我每個月的助學金才1,000美元,連吃帶住,攢足了給國內打個電話都心疼。
中國顧客的職業精神
不久前我在Hollywood明星大道採訪,問一家開珠寶店的中東老闆,如何區分中國顧客和日本顧客。店老闆向我介紹:日本的顧客呢,一進門就靜靜地離櫃臺保持一定距離,小心仔細地看貨;中國遊客一進門就開始一起嚷嚷,然後一窩蜂地趴在櫃台上指著每一件珠寶評論。
日本遊客面帶微笑地聽我們講解,不住地點頭,很有耐心;中國遊客根本沒人聽你講解,忙著每一個人在說,在照相和發簡訊。
日本遊客看了半天,一鞠躬,說聲謝謝,客客氣氣地走了,什麼也不買。中國遊客走的時候根本不打招呼,也不說謝謝,過半個小時又一窩蜂地回來了,然後指著櫃臺裡的珠寶,用生硬的英文說:Take all!(全要了。)
所有好萊塢大街上的精品店,從老闆到店員,都已經適應了中國人的吵鬧,不禮貌和集體主義精神,一旦一個人買,所有人都買,而且要一糢一樣的。
中國的消費者一旦踏入美國,對歷史文化博物館之類的沒興趣,美國這麼嫩的國家,能有什麼歷史文化呢,看博物館去北京和西安就可以了。
我們來美國就為了兩件事:一,照相;二,購物。我們照相是因為不照相就沒法在微信裡群發,不在微博微信裡狂晒照片,誰能證明和相信你去過美國呢?
中國人之所以熱衷購物,是因為只有刷卡購物,才能不被一同來旅遊的人看不起,才能花錢不多但是肯定能買到真貨,才能給沒出國的人一種從國外歸來的凱旋感。
國人暴漲的奢侈品購物慾
當中國話成為吆喝用語,今天的中國人宛如黃河之水,坐著飛機就從天上下來了,一瀉千里般地湧入美國的大街小巷。所到之處,見什麼買什麼,什麼貴買什麼。只要是奢侈品,只要是天價的東西,甭管懂不懂,先買他五斤拎回家再說。
今天的美國精品店,店門口一般都擺著中文橫幅或牌子:「歡迎光臨」、「開發票」、「請勿講價」、「買一送一」、「絕對正品」等等。
美國的車行,專門僱有講流利中文的銷售員。金髮碧眼的洋小夥拿出名片,全是中文,名字明明是Michael(麥克),卻寫上「請叫我小麥」。
在拉斯維加斯高檔服裝店,店員一碼的金髮小姐,見亞洲人來了立刻侃中文,「你好、隨便看、謝謝、不客氣、隨時來。」
我帶過一個天津來的老闆王董事長,到美國倉庫大賣場Costco購物。王總一口氣,把20幾個貨架的貨全部買空,害得十幾個美國店員推著車浩浩蕩蕩地跟著他,他也不講英文,手一指,店員上去就裝車。原來,王董事長到美國買了架波音737,所有的貨直接拉到他的飛機上。
美國人一家四口一個月的全部開銷要四千美金,為了這四千美金美國夫婦二人要工作30天,才能掙四五千塊錢,除去稅後也就剩不下太多。
可是來美國旅遊的中國遊客,平均每人花掉五千到八千美金來購物。美國人不會因為prada這幾個字去買一個幾千美刀的「殺手包」,但是中國人卻會買一個滿身logo的Neverful。
美國人民納悶:到底中國是第一世界富國呢,還是第三世界窮國?
說中國人沒錢,他們花起錢來能把人嚇死;
說中國人有錢,可是據說中國小學生沒學校,下水道沒井蓋,工地現場沒欄杆,公共廁所沒手紙,殘疾人沒有公共輪椅。
說中國人大方,他們花錢時挑肥揀瘦,討價還價,貨比十家,恨不得你一分不掙最好倒貼。你說中國人摳門,他們不是名牌不買,買房子買車從來砸現金,不貸款。
中國到底是個什麼國家呢?
中國人更習慣為了面子而掏腰包。
在國內的時候,經常看到很多人省吃儉用幾個月就為了買個LV包,多少人穿著幾萬塊的大衣,襪子卻是十塊錢三雙的便宜貨;櫃子上擺著價格不菲的紅酒杯,卻用來裝買超市裡200塊一支的張裕……如果你買得起豪宅,就別整天追著各個屋子關燈;如果你買得起十幾萬的berkin,就別到超市裡一根一根挑扁豆。如果買得起豪車,就別抱怨一直上漲的油價…
前一陣,有大陸來訪的女生向我吐槽,大陸土豪越來越多了,女人們這段日子開始流行用四十幾塊錢一包的臺灣衛生巾。聽她說起來那個名叫舒珊的牌子貌似有不少的技術突破,可以暖宮,而且無熒光劑,能夠抑菌,改善經期不適,痛經,預防炎症復發等等…我問「那你用過嗎?」她說,「東西雖不錯,但是一直用的話太貴了。」
我心裏暗暗嘆息,你也算是買得起Fendi的人,雖然是印滿logo的那種,但是一個月多花100來塊錢買好一點的衛生巾,可以用得健康點舒服點,為啥不捨得呢?
中國人往往在面子上捨得砸錢,多貴都不怕,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那就能省就省。
比爾蓋茨有一句名言:錢是沒有性格的東西,在誰手裡就像誰。
錢在爆發戶手裡,那就是吃喝嫖賭。錢在貪官手裡,那就是包二奶和送老婆孩子出國轉移財產。錢在好多中國人手裡,就是買豪宅,上名校,把自己小日子打造好,不管別人是不是吃的上粥。可是,錢到了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手裡,就成了每年捐出上億的公益善舉。
我曾經在微軟附近的中餐館,親眼見過微軟總裁鮑曼和員工一起吃火鍋;也近距離地見過西雅圖的星巴克總裁舒爾茨,亞馬遜總裁傑弗,前州長駱家輝,我還真沒看見他們本人或者夫人穿什麼奢華名牌,手裡也沒有拎著上千美金的名包。第一夫人米歇爾。歐巴馬也是平價品牌Gap的忠實粉絲,二十幾美刀的連身裙,十美刀的襯衫她都穿。
有錢不代表會花錢,這種熱衷於買奢侈品把自己的「外在」粉飾得富麗堂皇的人,永遠只是「為了別人花錢」而已。
一部iphone,可去雲南玩一圈;一個愛馬仕,歐美一遍也回來了;全世界你都玩遍,可能還沒花一輛跑車的錢;那時候,你的世界觀也都變了。生活在於經歷,而不在於名牌;富裕在於感悟,而不在於奢華;幸福在於健康的身體、有可以為之奮鬥的目標以及懂得感恩的心。晚年時可以給後代講述我們的故事;而不是你擁有過的一件件過氣的名牌。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