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調整經濟之「新常態」是艱難時局重返(圖)


報導提及中國最高層刻意調整經濟,爭取將經濟從出口型轉變為內需主導,
並稱之為「新常態」,不過全國上下都感覺到這一策略的「熱度」。(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01月27日訊】「煤炭和銅的價格因為缺乏需求而走低;罷工和抗議越來越常見;世界石油價格大跌的關鍵原因之一也是中國對石油需求的減弱。」

據《衛報》報導,中國多年來疾速增加的中產階級也開始感覺到經濟放緩的痛楚。

「在新常態下,中國官員們說,中國的經濟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續發展,國家在數十年嚴重污染後也終於可以開始恢復生態環境。」

報導引述專家稱,新常態對高科技行業和鋼鐵業、水泥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說可能影響截然不同。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中國可以避免經濟硬著陸,但是外界對中國是否能成功經濟「換檔」存有懷疑。

分析認為,中國「肯定還會為經濟增長設一個最低下限,應該會是7%左右。在這個水平附近,就業和社會穩定問題就會讓官員們更加擔心。」

城市化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就中國的城市化刊發文章「中國大延伸:如何修補中國城市」。

文章提到環繞北京正在修建的七環,全長900公里,最遠處距離北京175公里,連接河北的廊坊、承德和張家口等城市。文章說,七環還需要一、兩年時間才能竣工,不過另一條更長的環路已經在計畫當中。「像中國很多基礎建設工程一樣,新公路顯示了中國工程的實力。不過,中國在城市規劃方面的成功卻不那麼有資可證。」

中國近三十年來的高速發展造就很多超級大城市,全世界人口超過一千萬的大都市,總共有30個,其中6個在中國。它們是: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深圳、天津。另外有10個中國城市人口接近一千萬,估計武漢將在十年內成為第七個人口過千萬的大城市。

文章稱,中國已經用汽車和郊區構成的美國夢替換了原本的社會主義夢。過去十年,中國汽車總量增加了十倍,結果堵車情況嚴重。以北京為例,平均的車速只有紐約或新加坡的一半。

「中國倚賴城市發展經濟和創新,但是卻沒有最好地利用自己那麼多的超級衛星城。」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