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別再洗盤子了!留學生的另類打工生活(組圖)

 2014-12-15 02:2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提起大學生在美國打工,恐怕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留學生上華人餐館洗盤子、貼補學費的階段。不過現在的留學生打工,所選範圍從大學校園內食堂、圖書館,到校外補習、咖啡廳,花樣百出。再不濟,自己創業走起!

現在不論是對美國學生還是國際學生,「打工」的意義主要是為給自己的求學經歷添上與眾不同的一筆,或是為日常花銷掙點零花錢,如果經濟壓力不是那麼大的學生,那就是好玩,多認識些朋友。

一位在哥倫比亞讀書的筆名為「小蔥拌豆腐」的留學生,講述了自己在哥大讀書期間見到的各種打工方式。

打工、學術氛圍兼具的哥大校園

在來到哥倫比亞大學的第一學期,他就被這裡濃濃的打工氛圍給鎮住了:且不論有同樣大一的美國朋友剛來紐約一個月,已經找到了好幾份實習與家教的工作,即使在校園裡信步走走,也可以隨處看到招聘兼職辦公室助理、研究助理、視頻製作人乃至貼海報人員的小廣告。

這些工作的門檻不高,不過薪水也成正比:比如哥大一些研究中心有時會雇學生在各個教學樓裡貼海報,為他們的講座做宣傳,然後支付每小時8美元的工資。在圖書館打工也很常見:坐在前臺幫忙登記圖書的出入、幫借書者找書,在善本和手稿圖書館幫忙存取資料,既於他人有益又不失風雅。

如果樂得清閑,還可以選擇為哥大的「公共安全部」工作——這個聽起來「高大上」的工作,職責基本就是給宿舍樓看大門:只要坐在宿舍門口,在每個學生進門時掃瞄他們的學生卡,確認沒有閑雜人員進入就可以了。這種工作一般交給專業保安,白天也雇學生來換換班。

有一次他走進宿舍,猛然發現幫我刷卡的不是五大三粗的看門大叔,而是和他一起上文學課的同學。只見她目不轉睛地讀著文學課佈置的《堂吉訶德》,刷卡時連頭都不抬一下,真有點「看著小說就把錢掙了」的意思。

掙點零花錢學調酒師也不錯

最酷炫的打工莫過於在哥倫比亞大學官方的調酒機構工作了。這個1965年成立的學生公司幾十年來已經把無數的哥大學生培養成了專業的調酒師,他們業餘時間便面帶微笑出沒在紐約城大大小小的宴席聚會上,在客人的觥籌交錯之間掙到18美元至40美元不等的時薪。

想成為調酒師的學生必須先報名參加一門250美元、五個課時的調酒課程——根據哥大的說法,這個價碼的課程,給學生做練習時還能提供真酒而不是顏料,在全國範圍內也是絕無僅有的優惠。組團報名還能再打折——每到學期伊始,總有同學在Facebook上的哥大群裡呼朋喚友:「有沒有人想做酒保的呀?和我一道走起吧!」想耍酷的、想掙零錢的、想在派對上自己調酒的……報名上課的學生可謂源源不斷。

只要年滿18歲就可以報名,雖然只有年滿21歲的學生才能品嚐自己的作品。然而,哥大調酒機構是出了名的寬進嚴出:要想成為機構認證的調酒師,不僅要背下一大堆調酒配方和酒精安全須知,以期通過筆試,還要參加一個通過率只有20%的操作面試。

正因如此,儘管這位留學生見到過身邊好多朋友手捧一本小冊子悶頭苦背雞尾酒配方,還沒聽說他們當中有誰取得了服務大眾的機會。不過,一旦有幸成為哥大調酒機構認證的調酒師,就能在哥大的羽翼下放心安全地打工了。

哥大調酒機構每年要收到各種機構大約1200個雇佣哥大調酒師的請求。根據哥大的規定,僱主不能在請求中對調酒師的性別、種族、性取向提出要求,並且還要為每位調酒師報銷從服務地點到哥大的出租車費。哥大調酒機構就如同調酒師們背後的工會一般:比起印象中缺乏勞動保障的餐館打工,這份工作簡直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奢侈品了。

不喜歡體力勞動辦公室也能鍛練腦細胞

如果不滿足於這些體力勞動型的崗位,哥大也給學生提供了不少坐辦公室的機會。最典型的莫過於「辦公室助理」。

大一那年,這名留學生就在看到一張招聘廣告後按圖索驥,在哥大的社會經濟研究及政策中心做了一段時間辦公室助理。這差不多是一份財務會計的工作,負責核對研究中心上上下下每一筆報銷費用和發票上的數字是否一致,最多用得上一點四則運算。大概由於比貼海報技術含量高一點,這份工作時薪12美元,工作上半天能掙出一禮拜的伙食費。

不過對國際學生來說,找一份辦公室助理的工作倒不是圖錢,而是有可以藉此申請到SSN(美國的社會安全卡)、獲得開始在美積累信用的好處。而對學校來說,辦公室裡的瑣事也犯不上請專人來管理,就地取材雇幾個勤奮耐勞的常春籐學生,豈不是美事一樁?

要是嫌以上打工還不夠「學術」,那麼還可以考慮做研究助理之類更鍛練腦細胞的工作。研究助理的工作既有工資,又不失為以後申請研究生、找工作時添一筆漂亮的履歷,聽上去實在很美,找起來卻很困難。

實際上,哥大很多研究所都把研究助理的崗位預留給了Federal Work Study Program(聯邦半工半讀計畫)的學生——根據聯邦政府和大學共同建立的這個資助體系,很多美國公民身份的學生可以通過在校打工支付一部分學費。一些美國朋友中有在哥大戰爭與和平研究所做過軍事研究的,有在東亞研究中心寫過研究報告的……而對國際學生來說,對這份美差就只有流口水的份兒了。我們若要知道哪位教授缺個研究助理,還得給人家一封封去郵件:「您好,請問您這裡還需不需要人手啊?……」

研究助理這樣的學術機會難得,去找一份給別人上課的工作,自己鞏固知識的同時也能有可觀的收入。一學期能得到1800美元補貼的助教工作自然是眾口垂涎的差事,門檻也最高,需要和研究生、博士生一起競爭。

不過除了學校官方設置的助教之外,各種課外輔導也生意火爆。比如說,哥大的體育部門就常年為哥大的體育特長生們招聘各個科目的輔導員——因為體育特長生申請哥大時,SAT等硬性分數的要求會低一些,所以體育部門總擔心他們跟不上哥大課程的節奏,出資為他們請輔導員。這位在讀經濟專業的留學生就在為兩位哥大的運動健將輔導經濟入門課,也是督促他自己複習一下經濟學原理。做這種「家教」,不僅有每週按時從學校領工資的好處,還會有體育部門的負責人幫助督促學生好好學習。

打工兼實習為以後找工作鋪路

再「高級」一些的打工就是為職業生涯做準備的實習了。隨著年級一點點升高,同學見面聊的也不再只是趣聞八卦,加入了「暑假在哪裡實習呢」、「今年畢業找工作形勢嚴峻啊」之類的話題。

對國際學生來說,找一家公司正式帶薪實習需要動用寶貴的OPT(美國移民局授予持F-1簽證的學生在校外的工作許可,有效期通常12個月),沒有薪酬的實習連地鐵錢都要自己出,這筆賬怎麼算都划不來。後來,「小蔥拌豆腐」通過哥大職業教育中心申請到了一個遠程實習項目,為一家諮詢公司遠程工作。雖然不直接從公司領薪水,但是一學期下來會從學校得到一筆補貼金。這時候便充分感受到了仰賴學校做「靠山」的好處:為別人打工,學校還發錢,這得是有多鼓勵學生的打工精神啊!

話說回來,哥大濃郁的打工氣氛還是要歸功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且不論坐地鐵二十分鐘就能到達市中心公司密佈的辦公區,就算是聽著曼哈頓大街小巷間上班族們的步履匆匆,也讓人心頭湧起走出校園去小試牛刀的衝動。

學校資源都擺在那裡,去不去爭取還真是個人的事情。如果你也有一顆「不安分」的心,那就打工,走起!

来源:溫哥華港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