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溫哥華生活:體驗德國人的教育方式

 2014-11-19 02:2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德國人常給人一板一眼的印象,移民溫哥華後認識了烏特,更使我見識到德國人教養子女一絲不苟的態度及遵守規則與秩序的觀念。

烏特是小女二年級時同學的媽媽,英文雖有嚴重口音,卻仍常常擔任義工,參與學校事務,從不以英文不好當藉口。過去幾年,女兒就讀的小學分校都說將要關閉英語部,只保留法文部,常搞得英語部的家長雞飛狗跳,很多家庭都面臨將要幫子女轉學或兩個子女就讀不同學校的問題。

小美從上海嫁入本地華裔家庭已十幾年,育有四子,由於當年教育局突然不准越區就讀,使她面臨四個小孩分別就讀本校、分校及原學區等三個學校的問題,她當然炮火猛烈地在自救會上發言,捍衛權益。後來,某次自救會上卻不見她的蹤影,原來她一面抱怨,一邊私下運作,使得學校局同意幫她將四名子女送入她想要的學校, 她也就從此閉嘴,不再參加自救會;反觀烏特,此事和她沒有直接關係,因為她兩年後才會面臨此問題,但她仍舊和大家一起打了一場美好的仗。

小美的女兒辦生日派對,烏特女兒是唯一的非華人,生日會上小朋友玩蒙眼貼驢子尾巴的遊戲,大部分小孩按照規矩貼了就跑,有一位小朋友用手摸圖以便找出最佳位置,小美頻頻對我們使眼色,暗示這個小女孩好聰明,我和烏特只是笑一笑,下一位是烏特的女兒,她也學那位小朋友用摸的,烏特馬上大叫:「 Sophia! No! That's cheating!」 (蘇菲亞!不可以!那是作弊!)女兒馬上收手。烏特說,遵守遊戲規則遠比輸贏來得重要。

我想起剛來加時,我總希望女兒多與剛從亞洲來的孩子交流,她卻說不喜歡和他們玩,因為玩抓鬼時這邊的小孩總是遵守遊戲規則,被捉到就很乾脆地當鬼;但亞洲來的孩子重輸贏,總有一堆藉口理由說不算,久而久之女兒也不喜歡和他們玩了。

雖說一樣米養百樣人,不同國家的人也因基因、環境不同,而有不同的民族性,有許多例子能證明華人的優秀,但烏特所展現出德國人特有的擇善固執,以及非黑即白的公德心,卻是華人最缺少的部分。

来源:出國在線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