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漢藏文明金字塔」
都蘭古墓地處柴達木盆地東南端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熱水鄉,歷史上曾是吐谷渾(TuYuHun)古王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
(網路圖片)
吐谷渾人是遼東鮮卑族的一支, 西元四世紀遷移到青海南部草原。西元329年,吐谷渾人以青海為中心創建了自己的王國,並將都蘭作為都城。西元663年,吐谷渾政權為吐蕃所滅,成為吐蕃王國的一個邦國。
吐谷渾王國在都蘭縣建都達271年之久(西元417-688年)。縣內從夏日哈至巴隆200餘公里範圍內,遺留大小古墓2000多座。有1500年歷史的古墓就達上千座。單在離縣城10多公里熱水溝的一公里長範圍內,就有古墓200餘座。
1982年,考古隊意外發現「漢藏文明金字塔」的熱水吐蕃古墓葬群,遠望猶如城闕一般雄偉壯觀。墓結構風格獨特,為中國考古發掘中絕無僅有。據專家統計,修筑其中最大一座的大墓需一萬名強勞力修建一年以上,令人驚詫古代人的創造。
血渭一號大墓(網路圖片)
從1982年開始就對都蘭古墓群進行了大規模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吐谷渾王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民族,它的存在不過短短300多年,然而,有關這個民族的記載在史書上所見不多,實物證據目前也略顯不足。都蘭古墓群的發掘、研究,解讀了許多歷史懸疑。
在都蘭吐蕃古墓的發掘中,「血渭一號大墓」被考古學家認為是最驚人的發現,它也是所有古墓中最為壯觀的一座墓葬。它結構獨特,坐北向南,高33米、東西長55米、南北寬37米,封土堆的底層砌了3層堅硬的石牆,上面又以泥石混凝層、砂石層、夯土層3層加高壘實。墓堆下有用泥石混合夯成的圍牆,上面每隔1米 左右,便有一層排列整齊、粗細一般的柏木,從上到下架起9層柏木橫樑,當地農牧民群眾因此稱為「九層妖樓」。從正面看像一個「金」字,因此有「東方金字塔 」之都蘭古墓。
大墓背後的兩條山脈分別從東、西綿延過來,如同兩條巨龍,大墓則像兩條山脈之間的一顆寶珠,構成「雙龍戲珠」之勢。
考古人員僅發掘了墓葬一、二層,出土了大量陪葬物品和馬、牛、羊等動物遺骸700餘具。因此,都蘭墓葬群對於研究吐谷渾的歷史、文化和風俗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東山嘴、牛河梁文化遺址
1979年至1985年,考古工作者先後在遼寧西部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東山嘴村,以及凌源、建平兩縣交界處的牛河梁村發現大型祭壇、女神殿和積石塚(小金字塔)遺址,出土了許多令人震驚的文物。
(網路圖片)
根據碳十四測定,遺址距今已有5500年。根據出土文物初步推斷,存在過一個具有國家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這意味著把中華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因此轟動了全世界。
東山嘴、牛河梁文化遺址內,其壇、廟、塚布局範圍約有50平方公里,這種「三合一」的布局,象徵「天圓地方」的圓形和方形祭壇,建築分布按南北軸線,且對稱,女神殿有主室和側室之分,有碩大的主神和眾星拱月的諸神,積石塚建在山頂或小山包,與明十三陵很相似。
(網路圖片)
1989年,考古學家經過發掘證實,在女神殿附近發現了金字塔。金字塔的形狀為圓錐形,小抹頂,用土夯筑成的。地上部分夯土堆直徑近40米,高16米。土堆外麵包巨石,內石圈直徑為60米,外石圈直徑約為100米。土山上面有三圈石頭圍砌起來,每一層石頭縮進去10米,高度為1米,下面也有三圈石頭圍砌起來。
在此大金字塔周圍的山頭上還有30多座小金字塔。整個積石塚群都是圓錐形,大抹頂,其大小金字塔的布局與古埃及金字塔布局相同,難道是巧合嗎?這些金字塔是什麼用途?
牛河梁證明女媧真有其人其事?
報導稱,在牛河梁遺址發現的古蹟都與女媧的傳說有關,以致於有考古學家認為:女媧真有其人,女媧補天等事真的發生過。
女神殿中出土了一尊完整的與真人一樣大的泥塑女神頭像,和女神頭像同時出土的還有6個大小不同的殘體泥塑女性裸體群像。
(網路圖片)
(網路圖片)
專家介紹,彩塑女神像其藝術價值可與西方的維納斯相媲美。已出土的女神上臂塑件空腔內帶有肢骨,因遭火焚多成灰渣,推測有可能是人骨。專家猜測,牛河梁女神像有可能是以現實中的人物為依據塑造出來的。它使億萬中華子孫第一次看到用黃土模擬真人塑造的5000年前祖先的形象。
據悉,當初發現這些 「中國金字塔」時,「金字塔」頂部是煉銅遺址,有1500個煉紅銅的坩堝,每一坩堝約有一尺多高,鍋口約有30厘米,像現代人用的水桶一般大小。這些人工壘成的「金字塔」到底是幹什麼用的?那1500個冶煉用的坩堝又是什麼作用?真是女媧用來煉五色石的嗎?
考古工作者在大金字塔周圍的小金字塔群中,發掘出土了大批玉器。在一座積石塚的中心大墓裡,出土了一具完整的男性骨架,死者雙手各握一玉龜,一雌一雄,相配成對,玉龜均無頭無尾無足,渾然一體。女媧補天時「斷龜足以立四極」的傳說,這個無頭無尾無足的玉龜不也與神話傳說相契合嗎?
建於5000年前的內蒙古金字塔
2001年7月中國大陸考古專家在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四家子鎮,發現了一座距今五千多年前的「金字塔」。大陸考古學家考證發現這是迄今所發現的保存最完整的「紅山文化」時期的金字塔。
(網路圖片)
金字塔位於四家子鎮北約一公里處的山樑上,遠看是一個梯形的小山包。近看是三層石砌的塔型建築,塔平面呈圓形直徑60米,最底層長約30多公尺,寬約15公尺。塔周壁以石塊壘砌,中心用土夯實,往上壘砌、逐層遞收,成為巨大的階梯狀圓錐體,總面積5萬平方米。
在金字塔頂部發現了七座墓葬和一座祭壇遺址,整個遺址裡散落著許多內壁刻有「米」字元號的陶器碎片,可能與古人對星相的理解有關。從七個墳墓當中發掘出的遺物是一支骨製成的長笛,一塊石頭環狀物和一個完整無損的女神雕像。
紅山文化是大陸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約五六千年,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與遼寧、河北、吉林的交接地帶,「紅山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巨型建築之一。
茲班階梯金字塔
位於茲班(Ziban)的階梯狀金字塔(Zangkunchong Step Pyramid)底座是31.58 x1.58米,高是12.4米,今在中國境內。它面向KukNae城堡,朝向西南方,有十二塊石版,最大一塊長2.7米,高4.5米,靠著底下的台階而傾斜著。有四塊守護石塊,就像用石架成的墓石牌坊,下面部分保存完好。它被稱為「Paechong」,意思是韓國的守護墳墓。
(網路圖片)
根據推測,這是在高句麗(Kokuryo)時期建立的,約在西元500年左右建造,但沒有人知道墳墓主人是誰。據說有一個石頭墓穴是屬於第十九代國王廣開土大王(Kwangkaeto) (西元371-384),但現在是一個損壞了的石頭金字塔。
江西撫州未完成的大金字塔
2010年03月,中國江西撫州市1000多公尺高山上,驚現大型神秘「金字塔」建築。
(網路圖片)
金字塔建築遺址位於崇仁縣境內相山主峰旁海拔1214公尺的山頭上,東南有道長40公尺的弧形山牆,整座建築佔地超過5000平方公尺,規模巨大如宮殿。但年代和功能有待考證。
建築物主體呈方形,正面寬32公尺,側長35.4公尺。牆高4層,每層圍牆厚1.5公尺,上層比下一層內縮1.2公尺。整座建築由巨石建成,呈未完工金字塔狀。
報導說,在建築物中間,有一道由幾塊巨石堆成、高度為6.6公尺的山門,上刻有4個奇怪合體字,經過仔細辨認,考古人員確認4個合體字自左向右分別為「道岸」、「巴陵」、「天共」、「相山」。
此外,在該神秘建築物700公尺外,考古人員還發現一處風格相同的建築,位於相山主峰,海拔1224公尺,面積約1600平方公尺,也全部用石頭砌成。
兩處用石料砌成、且不用卯榫以及其他黏合物建成的規模巨大的遺址,人造建築物卻能與周邊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令人不解。
雲南玉溪「水下金字塔」
1992年,職業潛水在水下偶然發現了石塊建築遺址,由此撫仙湖水下古城遺址走入人們的視線。2006年6月16日,對撫仙湖水底的神秘的建築遺蹟進行了又一次的接觸,期待能對水下遺蹟的諸多謎團找到些許答案。
(網路圖片)
雲南玉溪的撫仙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深水湖,面積216.6平方公里。近年,人們在湖底發現了一座「水下古城」,2.4平方公里的湖底遺址是不是古滇國的古城?古建築群意味著什麼呢?
而古城的建築中有一座高大的階梯狀建築共分3層,基本走向為中國古代傳統的南北走向,東高西低。由東向西共分三層,且台階整齊對稱。
另一座階梯狀建築氣勢宏大。高19.9米、底部邊長為90米的巨型「金字塔」式石構建築。金字塔頂部是削平的,所用石料也有差別。其中,第一至四層由硬度較高的青石構成,石塊相對粗糙,石塊之間有某種粘接物連接。而第五層用了大量經過打磨、比較規整的紅沙石。
它上下共分5層,第一層底部寬63米,第二層寬48米,第三、四層倒塌比較嚴重無法仔細測量,第五層寬27米,整個建築類似瑪雅金字塔,在每一層大的台階之間都有小台階相連,其中第一級大台階從底部有一條筆直的小台階直通而上。
在撫仙湖底,類似的大型建築還有九個。考古專家發現,塔頂紅沙石擺設成一些特殊的形狀,並刻有各種圖案和符號。據初步推斷,這些非常宏偉的巨型高台式建築體是某一高度文明的結晶,很有可能是祭祀場所。
水下還有驚人發現,潛水夫撥開石塊上白色的東西,發現類似於「0、1」陽刻阿伯數位的符號,「0」代表太陽,「1」代表地平線的可能性比較大,符號是文字的前身,今天的「0」是一重大的發現,專家直呼:「神奇」!很可能因為這個符號,要將水下古蹟的年代往前推,提前到4000年前也是有可能的。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