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日關係: 握手、共識之後何去何從?(圖)

 2014-11-15 08:2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日本首相安倍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的歡迎儀式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擦肩而過

【看中國2014年11月15日訊】在剛剛結束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終於握手,之前兩國並宣布達成四點原則上的「共識」。高度緊張的中日關係是否由此出現轉機?

四點共識

四點「共識」當中,涉及到有爭議的島嶼問題的第三點和啟動相關對話機制的第四點,最為引人關注。按照中方公布的內容,「雙方認識到圍繞釣魚島等東海海域近年來出現的緊張局勢存在不同主張,同意通過對話磋商防止局勢惡化,建立危機管控機制,避免發生不測事態;」「雙方同意利用各種多雙邊渠道逐步重啟政治、外交和安全對話,努力構建政治互信。」

安倍的十項陳述

有關安倍和習近平之間11月10日「首腦會談」的內容,中方幾乎沒有任何報導。根據日本外務省所公布的消息,整個會談歷時大約25分鐘,安倍做了十項陳述,其中包括「自從被任命以來,習主席非常大膽地進行了國內經濟改革並啟動了其他一些項目,展示了領袖風範;我本人則努力重振日本的經濟和社會。」「我希望能夠同習主席一道,從全面、長遠的角度出發,共同找到21世紀日中關係的正確途徑。我認為在以下四個方面,雙方在各個層面的合作非常重要:首先是促進兩國民眾之間的相互瞭解,其次是進一步加深經貿關係,第三是在東海問題上進行合作,第四是讓東亞地區的安全局勢得以穩定。

習近平的四點回應

根據日本外務省發布的消息,習近平做了四點回應:1)基於中日兩國簽署的四個基本文件以及剛剛達成的四點共識,我希望中日關係能夠沿著「共同戰略利益基礎之上的互利關係」向前發展;2)我認為日方所說的中國的和平發展對於日方來說是一個機會,非常重要。希望日方能夠正確對待歷史問題,繼續沿著和平方向發展;3)這次會談是朝著兩國之間改善關係所邁步的一步。從現在起,我希望能夠在各個層次上穩步改善雙邊關係,除此之外,我希望能夠加強在亞太經合組織內的合作;4)有關海事危機處理機制,雙方已經達成協議,我希望能夠看到工作層次上雙方繼續溝通。

言辭上的戰略模糊

儘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式會面時,「臉子」明顯不那麼好看,而且中方稱這次會面是應日方的要求進行的,但是兩位領導人終於握手,並一對一會談,還達成了四點原則上的共識,外界普遍認為是積極的動向。從四點共識的語言和內容來看,一定意義上的「戰略模糊」其實是給雙方都留有各自解讀、以及未來潛在合作的空間。

都不希望擦槍走火

美國外交事務理事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簡稱CFR)的亞洲問題專家希拉.史密斯女士(Sheila A. Smith)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雙方顯然都不希望圍繞著釣魚/尖閣諸島的緊張態勢繼續升溫,「這是朝著讓局勢趨於緩和所走出的第一步。」能夠達成四點原則上的共識,她說,意味著雙方都不希望就島嶼問題擦槍走火。

南中國海比照?

從區域間的安全態勢來看,史密斯認為,接下來,就南中國海主權問題,中方和包括越南、菲律賓等國或許也將朝著類似的方向邁進,目標也將是降低軍事衝突的危險係數。

接受對方短時間內不會改變立場的現實

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簡稱AEI)的亞洲問題專家邁克爾.奧斯林(Michael Auslin)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分析說,雙方之所以能夠達成共識,從根本上講,是雙方都意識到,至少是在短時間內,對方不會改變立場。其次,是雙方都不樂見軍事衝突演變成真,因此,不如暫時將有關的爭議擱置一下,但這並不意味著兩國關係在實質上已經有大幅的改善。他說,習近平和安倍兩人之間的會晤「顯然不是兩個已經超越了分歧、同意要攜手併進的領導人之間的會晤;日中兩國如今仍然是亞洲的兩個最大的競爭對手,遠遠超過日本和韓國、或者是中國和印度之間的競爭。」

爭取時間?

奧斯林分析說,中國和日本之間達成的「共識」從文字和內容上來講,既留下了雙方未來合作的空間和可能,同時又沒有任何語言不允許兩國繼續沿著各自的道路向前走,簡言之,「共識」的目的就是要「在雙方都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不讓局勢變得更壞,與此同時,每一方都將繼續做他們認為是應該做的,以便最終在島嶼的主權問題上佔有優勢。」

奧斯林說,從日本方面來講,一方面要重新審視同美國之間的戰略同盟,一方面要加強自身的軍備;「日方認為,影響到安全態勢的因素完全沒有改變。兩國領導人之間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互信,兩國民眾之間對彼此的看法都非常的負面,在亞洲爭鋒的態勢仍然在繼續。」

不過,這位美國專家強調說,日本在軍事上的加強,是在中國龐大的軍備構建這一影子下進行的。他指出,中方剛剛測試了一家新型的隱形戰機,並且在不斷研發太空和超聲波技術、海軍的發展、導彈等進攻性武器的研發也頗為引人注目,網路攻擊方面也沒有任何減緩的跡象,「因此說,過去這些年來讓日本感到憂慮的因素,絲毫沒有減退。從這個角度來講,中方現在試圖通過外交來維持區域間的穩定,可以被解讀為‘購買時間’,直到成為區域間毫無疑義的一個政治和軍事上的強國。」

重回2006?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同習近平主席會面時提到,「我對日中關係的看法同我在2006年10月訪華期間所持的看法,完全沒有變化。鑒於雙方現已達成的四點原則上的共識,當前恰恰是我們重新回到原點、重新構建‘共同戰略利益基礎上有利於雙方的關係’的時候了。」

對此,美國外交事務理事會的日本問題專家史密斯女士說:「安倍是在2006年9月第一度出任首相的,那時他的前任小泉純一郎任上五年,可以說是相當保守,而且年年去拜會靖國神社,讓中國和韓國都很不高興。安倍2006年秋天就任首相以後,首度出訪的國家就是韓國和中國,表明瞭希望改變小泉時代的外交、並急於修復同中韓兩個鄰國的關係的願望。」這次重提2006年那次訪問,史密斯說,安倍似乎是要提醒中國領導人他對兩國關係的看重。

日本的尼克松?

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區域問題研究所(Institute for Area Studies)的日本問題學者布萊斯.維克菲爾德(Bryce Wakefield)對美國之音表示,安倍在2006年出任首相的時候,努力想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尼克松式的人物」,就是說在日本政壇上擁有強硬派形象的同時,能夠同北京對話;「至於說中方如何看待安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維克菲爾德博士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鑒於兩國領導人之間的握手和相互達成的四點「共識」,「島嶼問題作為各自政治運作中一個工具,暫時將被擱置起來,」預計雙方在政治辭令上也將在一段時間內趨於緩和,目光將集中在雙邊經濟往來上。

美方樂見

在談到安倍和習近平的握手以及中日之間的「共識」對於美方來講意味著什麼的時候,維克菲爾德說,不管美方在日本和中國的談判過程中是否扮演了關鍵或者是積極的角色,「恐怕要一些年以後,相關的秘聞才會問世」,但是美方無疑樂見釣魚/尖閣諸島的態勢有所緩和;「美方由於盟約的關係,必須要對日本的防衛負責,而且希拉里.克林頓等官員也曾明確表示,假如中國單方採取行動,美國將捍衛日本。」

不過,這位學者指出,美方在這中間所持的立場實際上關係不大,關鍵是中日兩國本身都不希望看到圍繞著島嶼問題的衝突繼續升級;與此同時,從各自的國內政治局勢來講,習近平和安倍目前都已經比較牢靠地掌控了局面,也「不再需要島嶼爭端」來展現各自的強硬態勢。

荷蘭萊頓大學的維克菲爾德博士認為,中日雙方同意就海事問題展開「工作級別」的磋商,應該說是一個非常積極的動向。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研究員奧斯林則表示,雙方的磋商,會不會只是口頭或者形式上的,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美國外交事務理事會的日本問題專家希拉.史密斯女士認為「習安會」以及「共識」都是積極的,但是她同時警告說,不要過早以為中日之間有關島嶼問題的爭端就此結束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