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愧心而生,孰若無愧心而死乎?(圖)

宋朝的範純仁,曾和司馬光,同為朝廷大臣,但他們在處理政事上,經常意見不合,碰到一起,就互相辯論。

後來,司馬光因為得罪了皇帝,而遭到打擊,同時被治罪的還有司馬光那一整個圈子的人。有個叫韓維的,原先也贊同司馬光那個理念,但後來也是因為與他意見不合,日益生疏,這次治罪就被倖免了。

範純仁在本質上還是屬於司馬光那個理念的,這次也同樣遭到了治罪。有人就用韓維被倖免的事,勸範純仁也去跟皇帝表明心跡,範純仁說:「我跟司馬光是因為處理政事而意見不合的,再怎麼爭怎麼鬥,只是處理方法不同,並不屬於私人恩怨;但是要把它作為逃脫責任的藉口,別人怎麼樣做,我不管,我有我自己處世的原則。一個人,最難得的是講求良心,要坦坦蕩蕩活著才好,我如果做下昧良心的事,還不如不活(原文是:「有愧心而生,孰若無愧心而死乎?」)。」

範純仁曾對別人說他一生中學得最深刻的是「忠恕」兩字。他經常這樣對子孫說:「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別昏。茍以責人之心貴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聖賢地步!」 範純仁的家訓如此,是以畢生無愧於心也!

(據《八德須知》)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