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選擇的負擔:我們為什麼要移民?

 2014-10-15 02:2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幾個星期以前,朋友的女兒艾米從國內來加州,在灣區小住幾日。得知這一消息後去看她。艾米是國內名校大三的學生,以前是外語學校畢業的,後來卻轉修電機工程,是我喜歡的那種文理兼修的女孩。談吐之間還有不少那個年紀該有的稚氣。艾米談到她想在畢業後來美國讀研究生,我就問她有沒有計畫移民美國。艾米講出了一句讓人刮目相看的話:「移民是人生的選擇(life choice)而不是職業的選擇(career choice)。」

我不知道這是她自己的想法還是別人教的,如果是自己的,那她的見識要超過不少出國許多年的成年人。我對她的觀點深以為然,只想再補充一點:移民不僅是個人的選擇,更是為後代的選擇。

1989年6月4日,我慌慌張張地登上中國民航飛往北美的飛機,開始了我的留學加移民的生涯。同一天,八九民運達到悲劇性的高潮。當然,我同民運並沒有什麼瓜葛,我出國的簽證也早就拿到了,但一直沒有出發。有一天,有人警告說,要走就趕緊走,不然可能就走不成了。果然幾天後飛往西方國家的航班就中斷了。

當時我太年輕了,對移民到底是「職業選擇」還是「人生選擇」這個問題還真沒有考慮過,只是有一種直覺,在國外會更好。留學生中有些年紀大一些的訪問學者,當他們在糾結該不該回國時我還覺得這些人怎麼婆婆媽媽的。我在國內大學裡也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放棄了就放棄了,並沒有多想。

出國以後的經歷是老生常談,無非是上學,結婚,生孩子,工作等,一切似乎都順理成章。最近對留學生應該在哪裡發展,該不該移民,在國外融不進主流社會之類的討論相當多。特別是這幾年國內發展快了,機會很多,而新移民在國外事業上遇上了瓶頸,撞到玻璃天花板等,所以有些人又開始重新考慮這些問題。對自己當初做出的決定,我從來沒有後悔過,但話說回來,看到以前的同學現在要麼成為學術界精英,要麼在政商界長袖善舞,有時也會想想我要是沒出國,是不是也同他們一樣呢?我的結論:如果我留在國內,也許能如其他同學一樣事業有成,在經濟上甚至可能比在美國還好點,但那是一個非常不同的人生 – 而我對現在的人生很滿意。

移民與否實際上是生活方式的選擇,不但是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更是為自己的孩子(以及那些未出生的後代)選擇生活方式。正因為這些孩子尚未出生,我們的決定的影響就更加深遠。

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那對是否該移民就會有不同的考量。移民到底值不值?這要看你如何定義「值」以及對誰而言。如果成功,權力和金錢是你的追求,移民也許不值,在國內可能會更成功;如果生活方式是你的追求,也許就是另外一種回答。讓自己和孩子們能呼吸到乾淨的空氣,能更自由地成長,獨立地思考,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當然就值了。作為新移民,我們在語言,文化方面的缺陷導致上升空間有限,但風物長易放眼量,移民不是一代兩代人事。在國外也可以很成功,特別是我們的後代,至於到底能走多遠還要看他們自己的天份,努力和運氣。我想讓自己的孩子擁有這樣的人生,這就是我為什麼要把他們帶到這裡。

很多的人是把移民當成職業選擇,其主要考量是能找到好工作嗎?是工資高嗎?是否能出人頭地之類。有些像候鳥一樣飛來飛去,一回兒出國,一回兒海歸,一回又出來了,忙忙碌碌,不知道在幹嗎。在我看來這種真的不能算是「移民」,移民就應該是有小卒子過楚河的勇往直前、荊軻渡易水的仰天長嘯。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荊軻是我在中國歷史中最敬佩的俠士。別人在秦王面前只有發抖的份,他卻毅然地走上不歸的路,雖然他明白這多半是螳臂擋車。壯士的悲歌用在描述踏上移民的征程上也很合適。「無論成敗,哥是不會回來的」,這才是作為移民當有的心態。

来源:貝殼村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