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養生七法(圖)

逸游法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說過:「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利用節假日外出遊覽,投身於大自然,探幽覽勝,能令人心曠神怡,疲憊、鬱悶盡置身外。

大文豪蘇軾(資料圖)

臥游法

在年高體弱無力外出的情況下,將自己喜愛的山水畫貼於居室四壁,足不出戶,臥而賞之。元朝名畫家倪瓚在《促顧贄見訪》詩中稱之為「一畦杞菊為供具,滿壁江山作臥游」。

閑賞法

佈置好自己的庭院,在庭院裡栽花種草、飼鳥養魚,使環境清雅,能調節生活節奏,陶冶性情。明代詩人、戲曲家高濂曾著《燕閉清賞箋》,把鑑賞清玩作為文人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

沐浴法

宋代文人瀋存中說過:「衣服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數沐浴……則神安道勝也。」《禮記·內則》也提出「五日則湯清浴,三日具沐」的要求。

散步法

南朝齊梁時思想家、醫學家陶泓景就說過「飽食,不用坐與臥,欲得行步務作以散之。」散步時須徐步緩行,老弱者不妨執杖相助。

靜坐法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十分推崇靜坐養生法,他曾在儋縣建一「息軒」,並題曰:「無事此靜坐,一日是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睡眠法

南宋詩人陸游晚間讀書,一般不過晚10點。他說,睡眠是消除精神疲勞的最佳方法,文人經常熬夜思維能力下降,於身體健康無益。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