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科書 書名:《世界歷史》(第五版)
課文題目:朝鮮戰爭是中國的不幸
作者:威廉·杜伊科爾、傑克遜·斯皮爾沃格爾(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歷史學家)
出版社:湯姆森·沃茲沃思公司
(美國的公立中小學不採用統一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此處所參考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是現今美國最流行的高中歷史教科書之一。)
美國公立高中一般在一年級教授《世界歷史》。關於朝鮮戰爭的章節在本書中被歸入「冷戰在亞洲」目錄。書中談及朝鮮半島雙方時使用的是「北朝鮮」(NorthKorea)和南朝鮮(SouthKorea),為閱讀方便,本文翻譯為朝鮮和韓國。全文如下:
朝鮮戰爭幫助冷戰擴散到了東亞。在1894-1895年的日清戰爭後,朝鮮這個中國的附庸國逐漸落到了日本和俄羅斯的掌控之下。1905年日本打敗俄羅斯後,朝鮮被歸併進入日本帝國,並延續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國宣布的目標之一,就是讓朝鮮擺脫日本的控制。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蘇聯和美國同意按照38度緯線將這個國家分成兩個不同佔領區。他們最初想在朝鮮半島恢復和平後舉行全國大選,但隨著美蘇關係惡化,朝鮮半島出現了兩個各自獨立的政府,一個是北方的共產黨政府,一個是南方的反共產黨的政府。
兩個政府沿著分界線的對立非常緊張。1950年6月25日,朝鮮軍隊入侵南方,他們的行動顯然得到了斯大林的允許。杜魯門政府立刻命令美國海軍和空軍支援韓國,聯合國安理會還通過決議要求會員國聯合抵制侵略(由於聯合國拒絕將中國席位給予北京的新政府,蘇聯為示抗議沒有出席這次會議)。到9月份的時候,在美國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率領下,聯合國部隊越過三八線向北挺進,目的是統一朝鮮半島,成立一個單一的非共產黨的政府。
杜魯門總統擔心,聯合國部隊逼近中國邊境鴨綠江會挑起中國的干預。但麥克阿瑟向他保證,中國不會做出反應。然而到了11月份,中國的志願軍部隊站在朝鮮這方開始武力干預,並擊潰了聯合國部隊,將其驅趕回南方。儘管戰爭還在持續,在最初的38度分界線附近最終形成了一個靜態的防衛線。
對很多美國人來說,中國干預朝鮮戰爭是想在亞洲推行共產主義的明顯證據,最新資料也顯示,毛澤東當時認為亞洲正在興起一股革命。但事實上,中國參戰的原因可能很大程度上是擔心敵對的美國在其前沿駐軍,並可能越過邊境發動攻擊。麥克阿瑟當時還公開鼓吹轟炸中國東北地區、為攻擊共產黨中國做準備,這進一步加劇了中國的擔憂。
不管怎樣,朝鮮戰爭的爆發對中國來說尤其不幸。在朝鮮入侵韓國後,杜魯門總統立即下令美軍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以防止中國(大陸)進攻臺灣。更為不幸的是,戰爭強化了西方對新中國政府的立場,導致中國有20年的時間被主要資本主義大國孤立。美國繼續支持臺灣的國民黨政權作為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並支持其佔據聯合國的席位。結果,中國無法獲得各種形式的經濟和技術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賴於蘇聯。中蘇兩國在1950年簽署了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韓國中學歷史教科書
韓國中學歷史教科書《國史》中,在《大韓民國的建立》這一章裡,用一個小節(共3頁)介紹了朝鮮戰爭的原因和影響,朝鮮戰爭在韓國被稱為「6·25戰爭」,原文如下:
6·25戰爭的背景
蘇聯軍進駐朝鮮之後,金日成等朝鮮共產主義者們受到蘇聯支持開始掌握實權,並開始建立專制體制的基礎。與此同時,他們開始肅清民族主義者,並對民族主義理念進行鎮壓,很快完成了對朝鮮的共產化。
1946年2月,金日成成為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委員長,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通過頒布土地改革法令、重要產業國有化法令等,強化了共產主義體制的基礎,並在1948年9月建立了朝鮮共產政權。
朝鮮共產政權與蘇聯秘密簽訂軍事協定,增強軍事實力,為入侵大韓民國做準備。但當時韓國由於各地發生騷亂和罷工等,社會還沒有完全恢復穩定,而且政黨和社會團體也是各為其事,政界同樣一片混亂。
朝鮮的南侵
朝鮮一方面加快為南侵做準備,另一方面在表面上希望與韓國和平相處,以掩藏其南侵的意圖。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鮮越過三八線,開始南侵。
韓國軍隊不顧武器落後,為決心守護自由,勇敢地與朝鮮共軍進行了戰鬥。但是由於兵力和裝備的不足,韓國軍隊面對大規模的共產軍入侵,不得不採取了臨時後退。韓國政府為躲避共產軍的侵略,經過大田、大邱一直撤退到釜山,並將釜山作為臨時首都。
6·25戰爭打響後,年紀尚輕的學生們也為守護自由而投筆從戎,與韓國軍隊一起勇敢戰鬥,很多青年為支持軍隊,而站到了最前線。
隨著朝鮮共產軍的入侵,聯合國安理會也緊急召開會議,將朝鮮確定為侵略者,並要求其撤出,與此同時,聯合國還達成了向韓國派兵的決議。
韓國軍隊與聯合國軍以仁川登陸為契機,開始了反擊,並在1950年9月28日收復漢城,為藉此機會實現統一的夙願,韓國軍隊與聯合國軍在擊退朝鮮共產軍之後,開始向朝鮮境內進軍。
韓國軍隊與聯合國軍一直進軍到鴨綠江畔,眼看統一就在眼前,但由於中國軍隊的介入,不得不進行撤退。
中國動員了大量軍隊,實行人海戰術,將戰線向南大幅推進,並一度佔領首爾。經過韓國軍隊與聯合國軍的奮力鬥爭,漢城得以再次失而復得,此後戰線就在三八線周圍呈膠著狀態。在戰爭處於攻防狀態的同時,停戰會談開始召開,並最終達成了停戰協議(1953.7)。
6·25戰爭的結果
朝鮮挑起的6·25戰爭是對自由與和平的挑戰,也是同族相殘的悲劇,無數人民在此次戰爭中失去了生命和財產。此次戰爭中,韓國共有多達150萬人的死傷者,並產生了無數戰爭孤兒和離散家屬。
經過此次戰爭,韓國土地荒廢,工廠、發電站、建築、橋樑、鐵道等經濟設施徹底遭到了破壞。不僅人員和物質的損失十分巨大,人們精神上的傷害也同樣巨大。韓朝之間因為此次戰爭產生了嚴重的敵對情緒,其結果就是,和平統一無法實現,雙方長期處於對峙狀態,民族悲劇持續至今。
俄羅斯 教科書名:《外國最新歷史》(第五版)
作者:阿·舒賓
出版社:莫斯科德羅法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第5版
使用對象:俄羅斯教育和科學部推薦供全日制學校9年級使用(相當於中國的高中一年級)
記述章節:第5章「冷戰」中的第16節「1940-1970年的遠東和東南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朝鮮分裂為兩個佔領區:蘇聯和美國佔領區。根據國際條約,在外國軍隊撤出後應舉行全國大選。但是,在共產黨和親美力量在全世界對抗的情況下,這些條約並未履行。在撤軍前,蘇聯在北方扶植了自己的金日成獨裁政權,而美國在南方扶植了自己的李承晚政權。1948年,朝鮮分裂為兩個國家:北方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南方的大韓民國。兩個政權都鎮壓反對派,並開始準備武力奪取整個半島。1950年6月,北朝鮮軍隊侵入南方,並正式宣布他們是為了反擊李承晚軍隊的攻擊。共產黨分子佔領了南朝鮮首都漢城,並渴望繼續前進。8月,南朝鮮軍隊手裡只剩下半島南部面積不大的釜山基地。
聯合國的多數成員國視北朝鮮的進攻為侵略。聯合國安理會決定動用武力對付侵略者。蘇聯沒有對這一決定投反對票,蘇聯代表因對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表示抗議而缺席該會議。1950年9月,主要由美國人組成的聯合國軍在北朝鮮軍隊的大後方仁川登陸。共產黨分子只得慌忙撤退。他們不僅丟失了漢城,也喪失自己的首都平壤。
1950年10月,美軍先頭部隊抵近朝鮮北部邊境。美軍幾乎控制了全國。斯大林和毛澤東不能接受共產黨勢力失敗的結果。中國宣布派遣志願軍入朝。實際上,進入該國的是上百萬的中國軍隊,他們將美國人趕回到三八分界線,戰爭由此爆發。1951年至1953年,漢城和平壤之間進行了血腥的陣地戰。任何一方都無法突破前線。數十萬人死亡。美國空軍殘忍地轟炸北朝鮮,甚至中國。為反擊這種攻擊,蘇聯飛行員秘密參戰。1953年7月,簽署停戰協議。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