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靈岩詩(圖)
靈岩山寺
靈岩山位於蘇州城西西南方十五公里木瀆古鎮,因為以前其山多石,猶如靈芝狀,故山名靈岩。相傳吳越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曾在靈岩山建館娃宮與越國美女西施在此尋歡作樂。東晉司空陸玩曾居此山,因聞佛法,舍宅為寺,是為靈岩道場之開端。南朝梁武帝天監年問,西域梵僧智積來寺開山,武帝賜匾額智積菩薩顯化道場。宋初改為秀峰禪院,紹興年間賜匾額顯親崇報寺。明洪初年,賜匾額報國永祚禪寺。明永樂十年重新修繕,明弘治年間被毀。清順治六年,寺僧重新修建。清康熙十四年布政使慕天顏重建大殿,咸豐十年毀於兵火。清宣統二年,真達和尚接任住持,至民國十五年改為十方專修淨土道場,名崇報寺。古往今來,有許多文人墨客登臨靈岩山,寫下了許多描述靈岩山興衰歷史的詩句。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歌以通俗易懂,譏諷時弊而著稱,他曾呼籲「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要求詩歌要言之有物,解決民生疾苦。白居易寫有《題靈岩寺》一詩:
娃宮屧廊今已傾,硯池香徑又欲平。
二三月時但草綠,幾百年來空月明。
使君雖老頗多思,攜觴領妓處處行。
今愁古恨入絲竹,一曲涼州無限情。
直至當時到今日,中間歌吹又無聲。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蘇州刺史任上,曾到靈岩山遊玩,等他到靈岩山時,靈岩山所存的館娃宮、響屧廊等遺蹟已蕩然無存,只留下殘垣廢瓦,而硯池、採香徑等遺蹟也面臨被摧毀的危險。詩人到靈岩山時正值青草發芽的初春時節,看到山上一片綠綠油油的景象,詩人發出無限感慨,昔日吳王娛樂之宮殿,如今只剩下一片荒涼,只有那千年輪迴不息的月亮還依然映照這個歷經滄桑的古蹟。白居易在蘇州任刺史時,年事已高,他登靈岩山時,隨身還跟隨許多的藝妓,詩人站在靈岩山頂,想著物是而人非,不禁惆悵滿懷,就命隨行歌女彈奏了一曲哀婉的樂曲。聽著悲涼的曲子,詩人又遙想起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曾在此歌舞作樂。自吳王之後一直到現在,山上一直淒清冷寂,詩人為此深感世事的無常和時過境遷的無奈。
元代文人周伯奇登臨靈岩山時對靈排岩山的歷史興廢也發出許多感慨,並寫下了《靈岩山》一詩:
丹梯百尺到松林,連抱庭杉歲月深。
永巷廊虛曾響展,荒崗臺古不聞琴。
娥眉傾國悲生樂,尾相談空後視今。
山下良田川似箭,一曲那得老雲岑。
詩人將靈岩山的台階形象地稱之為丹梯,詩人登上這一層層的台階進入茂密的松林之中,看著那些可以合抱的杉樹,詩人頓時感覺到靈岩山歷史的悠久。到了山頂,詩人走在鳴屎廊想起古人往事而不再,曾經的古琴臺到如今也成了一個荒崗,再也聽不到絲竹之聲了。本來詩人想著這些物是人非的往事,心境應該是悲涼的,可是接著,詩人筆鋒一轉,由西施誤國而導致吳王滅亡的往事生發開去,認為吳國滅亡後,靈岩山由一個聲色之所一變而成為佛門清淨之地,這是不幸中的萬幸。詩人由此心情也豁然開朗起來,然後,詩人放眼眺望山下良田萬頃,流水似箭,不禁志得意滿,引吭高歌,連天上寂寞無聲的白雲也為之振奮。
靈岩山的美麗傳說太多了,以至於歷朝歷代都有人來寫詩歌頌。明代著名風流才子唐寅在科舉失敗之後曾多次到靈岩山遊玩散心。他游賞靈岩山後寫有《登靈岩》一詩:
山鬼踉蹌佛殿荒,老僧指點說吳王。
銀瓶化去余宮井,柿葉飛來滿屧廊。
明代是佛教比較黯淡的時期,佛教由於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而風雨飄搖。唐寅作為一名佛教徒,登臨靈岩山,一方面是為了消愁解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朝山禮佛,淨化自己的心靈。詩人本來希望到靈岩山能夠消解心頭的煩悶,卻不曾想到了山上卻失望更大。靈岩古寺如今卻一片荒涼蕭條的景象,唯有幽魂自去來。在這荒涼的佛寺中,詩人竟然有幸遇到了一位年老多病的僧人,並在僧人的引領下參觀了吳王遺蹟,聽老僧講述著吳王當年住靈岩山時的故事。詩人想著前塵影事,浮想聯翩,吳王昔時尋歡作樂之所到如今只剩下了館娃宮和吳王井,當年的響屧廊也被枯葉所鋪滿,令人感覺更加悲涼。
唐寅這首詩歌借靈岩山古今變遷的歷史興廢,不僅是感嘆佛寺的不幸,也是在感嘆自己遭遇的坎坷,同時也是對朝政黑暗的無情抨擊。
文征明(1470——1559年),江蘇長洲人,是明代著名的書畫家和詩人。他初學歐陽詢,後學黃庭堅、趙孟俯,一生勤畫不輟,到八十幾歲,仍書寫非常端正的楷書,90歲時,為朋友的母親書寫墓誌銘,寫完安然而逝,是中國畫畫家勤於用功的典型。
作為一代文人,文征明曾登臨靈岩山,寫下了《靈岩絕頂望太湖》一詩:
靈岩山正當胥口,落日西南望太湖。
雙島如螺浮欲吐,片帆和鳥去俱無。
閑論往事何能說,不見高人試一呼。
慎勿近前波浪恐,大都奇絕在模糊。
靈岩山與太湖搖搖相望,太湖有南北兩座小島,由太湖將小島分開。詩人站在靈岩山上,即可清楚看到距靈岩山不遠的胥口鎮,而且還可以清楚地看到兩島之間的太湖。詩人在落日時分看這太湖,更加引發了豐富的遐想。詩人認為靈岩兩個小島就像漂浮在湖面上的螺螄,欲作吞吐之狀,這時見到帆船和小鳥也因飛行漸遠而消失在視野之中。站在山頂,再來談論古人往事,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即使談起也永遠說不完。再也見不到高人的登高而招,一呼百應的令人振奮的情景了。詩人想著歷史往事,彷彿置身太湖邊沿,覺得滔滔的太湖之水令人恐懼,又彷彿覺得整個太湖都處於模糊之中。
詩人由登靈岩山而引發悠遠遐思,既描寫了靈岩之景和太湖的旖旎風光,詩人彷彿也因此置身於仙境之中。
明代文人顧炎武也曾遊歷靈岩山,寫下了《重登靈岩》一詩:
重來絕岩一攀援,懷堵崔巍起暮煙。
山鼪生猱游佛地,堂空龍象散諸天。
芟林果熟紅椒後,入定僧歸白鶴前。
莫問江南身世事。殘金兵火一淒然。
從這首詩歌的標題我們就知道,顧炎武已不是第一次來靈岩山了。所以他在詩歌中寫道「重來絕岩一攀援」 ,詩人顧炎武到靈岩山時可能正值雨後,山間也因山勢巍峨而雲霧繚繞。由於人煙稀少,靈岩山顯得分外靜謐,時時還可以看到鞋猱之類的動物在山間游動。到了寺院之中,也是一片蕭條景象,各個殿堂裡都空空如也,僧人也都也因戰亂而被迫離開賴以生存的寺院。詩人於是想,要是等到各種果子都成熟的秋收季節,入定的僧人能夠回到佛寺之中過正常的宗教生活,那該有多好。詩人由此發出感慨,勸人不要再去提起江南的令人傷心的戰亂之事,這都是由於金代末年諸侯屯兵,戰亂頻仍而使得寺院化為灰燼。
靈岩山因為人傑地靈,不僅吸引了許多文人騷客前去朝拜,就連清代康熙和乾隆二帝也多次造訪靈岩山,並寫下了登臨靈岩山的詩句。
康熙皇帝曾多次登臨靈岩山,寫有《登靈岩》:
霏微靈雨散春煙,按轡逍遙陟翠巔。
香水通流明若鑒,琴臺列石勢如拳。
諸峰盡在青蘿外,萬井全依彩仗前。
聞是吳宮花草地,空餘鐘磬梵王筵。
康熙皇帝在陰雨連綿的春季騎馬遊歷靈岩山,看到樹葉上的雨滴晶瑩剔透,彷彿如鏡。琴臺之上的怪石羅列,如同伸出的拳頭。許多山峰雲集在琴臺四周,而不遠處可清晰見到當年吳王之井。當年的吳宮聲色娛樂之所如今已經變成了一片梵音繚繞,宮殿莊嚴的佛門淨土。由此,康熙皇帝生發感慨,想到風景秀麗的靈岩山從吳王的淫宮一變而成佛門道場,不禁心生歡喜。
這首詩既是康熙皇帝對靈岩山風景的讚美,也是對靈岩山成為佛門淨土的歡愉情感的流露。
乾隆皇帝也曾多次登臨靈岩山,分別寫下了《駐驛靈岩》、《再幸靈岩》和《三幸靈岩》等詩作。這裡選擇《駐驛靈岩》一詩略作分析。詩云:
塔影遙瞻碧漢中,梵王宮側舊離宮。
觀民展義因時切,石棧雲林有路通。
竹籟蕭蕭喧處靜,梅花漠漠白邊紅。
太湖萬頃軒窗下,坐辨洞庭西與東。
此詩描寫了乾隆皇帝駐驛靈岩的所見所感。第一句描寫的是他還未到靈岩山的時候就遠遠地看到了靈岩寶塔矗立雲端,於是想到了昔日的吳王宮殿到佛門道場的歷史變遷。吳王往昔的繁華都不再,只留下了一些傳說IEt聞,作為一代帝王,乾隆皇帝此次來靈岩山是為了體察民情因為登山路通暢,心情也為之豁然開朗。竹葉蕭蕭之聲使環境加靜謐,路旁邊的梅花盛開得分外妖嬈。從山頂遠觀太湖彷彿就在山下,坐在山頂的石階上,不由得心游萬仞,禁不住暗自思慮洞庭湖的東西方位。
從以上所列舉的一些描寫靈岩山的詩歌中可以看出,詩人既有對靈岩山秀麗景色的讚美,也有借景抒情,表達對人世無常,繁華不再的嘆息,還有的詩人在詩歌中表達了對靈岩山成為佛教勝地的讚嘆之情。讀這些不同時期文人的作品,我們可以瞭解靈岩山滄桑變化的歷史,而且會對風景秀麗的靈岩山產生嚮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