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現大宗商品抵押騙貸(圖)


(圖片/網路翻拍)

【看中國2014年07月04日訊】繼山東青島後,天津也出現用庫存大宗商品​​做抵押、來騙取銀行貸款的金融詐騙案。有公司使用存放在天津港的化工原料作為抵押,向多家銀行騙取貸款,之後當公司無法還款時,連同抵押的庫存商品一併消失,銀行求償無門,也增加了銀行壞帳的風險。

據法國廣播電臺報導,天津港正在調查一起用石化產品做抵押貸款的詐騙案。該案涉及石化原料混合芳烴,是一種勾兌汽油的產品。

早前,青島港爆出有人利用「庫存銅板」做抵押向銀行騙取貸款,當違約不能還款時,這些金屬突然失蹤,經調查發現,此案涉及一間公司將其儲存在青島港口的金屬,作為貸款抵押品,多次重複向多家銀行進行欺詐。有受害的外國銀行表示,因他們不被允許進入港口倉庫進行核實。

美國高盛(Goldman Sachs)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大宗商品融資規模高達1600億美元,約佔中國短期外債總額的31%。目前,用「庫存大宗商品​​」做抵押進行欺詐貸款的案子越來越多,其中除了金屬、石化產品做抵押外,還包括大豆、棕櫚油、橡膠、鋅以及鋁等都被用來貸款抵押。

因此,有分析認為,影子銀行系統中信貸規模的不斷累積,增加了銀行壞帳風險,數萬億美元的信貸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大風險。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