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敦煌藏經洞(二)(組圖)

 2014-07-02 23:3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藏經洞封閉假說

避難說

藏經洞在封閉近千年後才得以現世,法國人伯希和根據洞中所藏沒有西夏文文書,而其他文書後者為宋初,即公元976-983至995-997年,提出在11世紀前半期,僧人為躲避西夏入侵敦煌,而將所藏經典搬入藏經洞並封閉之。

又有一種說法是11世紀初伊斯蘭教的東侵致使藏經洞封閉。景德三年(1006),信奉伊斯蘭教的黑韓王朝滅掉于闐佛教王國,並對于闐佛教以毀滅性的打擊。于闐人東逃帶來穆斯林東進的消息,莫高窟的一些寺院將所得經卷、絹畫等珍貴物品封存洞中(今藏經洞),並做了必要的掩飾。

廢棄說

英國人斯坦因在他的《西域考古圖記》中,根據他在洞中發現相當數量的漢文碎紙塊、絹畫殘片和絲織品做的還願物等,認為藏經洞是存放這些神聖的廢棄物的地方。一些支持這種看法的學者認為,藏經洞內沒有整部大藏經和其他珍貴物品,大多是殘卷斷篇,而在藏經洞封閉時,敦煌已向內地請求配齊了大藏經,並向朝廷乞求到一部金銀字大藏經,還有錦帙包裹、金字題頭的《大般若經》。如果是避難,那麼這些典藏理應珍藏於石室中。

書庫改造說

這種說法由日本學者籐枝晃提出,他在《敦煌「藏經洞」的一次復原》文中認為,大約公元1000年左右,折頁式的經卷,已從中原傳到敦煌。因閱讀、攜帶方便,受到僧侶們的青睞。因此,將藏書室中使用不便的卷軸式佛經以及許多雜物一併置於石室封閉。

迄今,藏經洞封閉之謎仍無定論。


 

世界各地的藏經洞文獻

如今,保留在中國的藏經洞文獻僅有15000餘件,且大多數是佛經,其餘皆流失海外。第一個到敦煌獲取藏經洞文獻的是英國的斯坦因。

王道士揭開藏經洞的面紗之後,也曾邀請鄉紳觀看,上告敦煌縣,但都沒有獲得清政府的重視和保護。加之王道士一心想籌款修復敦煌石窟,正如斯坦因在他的《西域考古圖記》中寫道「他(指王道士)將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這個已經傾頹的廟宇的修復工程中,力圖使它恢復他心目中這個大殿的輝煌。」而修復工程巨大,全靠王道士四處化緣、募得錢財來解決,其間的艱辛是可想而知。在獲得王道士的信任後,自1907年,斯坦因先後三次從王道士手中買下大量的文獻,成為獲取藏經洞文獻最多的人。這些文獻在1973年英國圖書館獨立後,入藏於東方寫本與印本部。

緊接著,精通漢文及數種中亞語言的法國人伯希和於1908年也來到敦煌,以一口流利的漢語獲取王道士的好感。時值王道士又需要資金修復洞窟,便同意以藏經洞文獻和伯希和作交易。伯希和雖然比斯坦因晚到一年,但由於他擁有豐富的漢學知識,他所獲取的文獻在數量上不如斯坦因,但卻是最精華的部分。現存巴黎的法國國立圖書館。

隨後,日本人大谷光瑞組織的探險隊獲取敦煌文獻約數百卷,最初收藏在其別墅二樂莊,後因財政原因,逐漸散落在旅順、首爾、京都等地。1914年8月,俄國人鄂登堡率團來到敦煌,此時藏經洞的文獻已所剩無幾,鄂登堡收購了王道士私藏的剩餘部分和散落在敦煌私人手中的文獻,雖然大部分為碎片,但總數有12000多片,現藏於聖彼得堡冬宮亞細亞部。

結語

藏經洞中的文獻數量龐大,內容豐富多彩,不愧為「中古時代的百科全書」。由文獻的語言多樣化可見,歷史上多個民族的信仰和文化都曾在敦煌交匯。而藏經洞的封閉之時也正是敦煌石窟經歷隋唐的輝煌,以及吐蕃、歸義軍時期的保持,而即將走向衰落的時候,令人不由得感到「冥冥之中」的天意。在封閉近千年後,藏經洞又奇蹟般地被一個道士發現,從而重見天日,而那時中國正處內外交困之中,在各種機緣之下,洞中的文獻散落到世界各地,從而使敦煌中保存的中華燦爛文化藝術隨即聞名世界,這難道又是另一種天意的安排?

文物流失自然令國人痛心,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敦煌正是通過藏經洞文獻的流散而為中外學者關注,世界也逐漸認知了東方文化。再者,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到「文化大革命」,在敦煌的和尚、道士、尼姑等被要求還俗,敦煌的藝術研究者也被要求開荒勞動,常書鴻等人的藝術研究工作陷入停頓。文革中,常書鴻被打為「反革命」分子、走資派,留所(敦煌文物研究所)監督勞動,包括進行餵豬等勞動。這些風雲迭起的政治運動又阻擋了多少研究的進程,毀壞了多少珍貴的歷史文物,停滯不前的不僅僅是一門敦煌學。

也許有一天,散落在各地的敦煌文獻和文物又會在機緣巧合下,彙集在一起,從而將一個真實的敦煌展現給世人。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