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以其針砭時弊、抨擊黑暗的《聊齋誌異》斐聲文壇,他同時又是醫學家,卻鮮為人知。例如《草木傳》是蒲松齡根據中藥材的性味、功能等特點,運用「生」、「旦」、「醜」、「淨」等戲劇行當加以演化而成的著作。劇中的「清肺湯」是《醫宗金鑒》治療肺熱喘咳的方劑,主要由麥冬、天冬、知母、貝母、黃芩、桑皮、橘紅、甘草等組成。蒲松齡用「劇中人物」的道白這樣介紹道:「那一日在天門冬前麥門冬後搖了搖兜鈴,內出兩位婦人,一個叫知母,頭戴一枝旋復花,搽著一臉天花粉;一個叫貝母,頭戴一枝款冬花,搽著一臉元明粉。金蓮來求咳嗽藥方,黃芩抬頭一看,即知頭面各般,所有枳實俱是止咳奇藥,放下兜鈴,匯成一方,便把那熱痰喘咳一併治去。」
宋代豪放派詞人辛棄疾,曾有幾首藥名詞流傳於世,讀來饒有興味。「山路風來草木香,雨余涼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風月費篇。孤身尋常山間醉,獨自,故應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誰伴?只甘松竹共淒涼。」這首名為《定風波》的詞,每一長句內含一個藥名,分別為:木香、禹餘糧、石膏、防風、常山、梔子、海藻、甘松等。既表達了詞意,又不顯得牽強。
文人孫叔順寫的套曲《粉蝶兒迎仙客》段:「行過芍藥圃,菊花籬,沉香亭色清情何太急。停立在曲檻邊,從容在芳徑裡,待黃昏不想當歸,尚有百部徘徊意。」曲中借用芍藥、菊花、沉香、停立(葶藶)、蓯蓉、當歸、百部等七味中藥,把一個麗人思春,踟躕花園,流連忘返的情態勾勒得活靈活現,沒有絲毫斧痕,是一幅絕妙的遊冶圖。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