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6月20日訊】據BBC報導,北京嚴查非京籍兒童五證。打工子弟小學稱,自己招不到孩子了,不是,孩子們不想來,而是打工人員子女的五證大多辦不齊。五證+父母雙社保,是標配。可部分父母一方創業,社保辦在了原籍。那怎麼辦?還有一招,離婚。
婚姻穩定涉及社會和諧,如果為了孩子上學而迫不得已離婚,對夫妻感情、孩子心靈都會造成衝擊。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兼顧當地和外來生源雙重利益,剛性政策固然必要,但是,人文關懷不可或缺。對於北京那些「離婚」父母的憂傷和鬱悶,有關部門理應盡快做出積極應對。
打工子弟就地上學,是城鎮化進程衍生的一個社會難題,鑒於學校、校舍、教師等教學資源緊缺,在很多大中城市,務工子弟上學難現象,依然存在。
以北京市為例,統計顯示,今年北京市共有160575人參加小學入學信息採集,其中非京籍人數約佔三分之一,他們要想入學,首先需要父母提供暫住證、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務工就業證明、戶口所在地鄉鎮政府出具的在當地沒有監護條件的證明、全家戶口簿等「五證」,而僅此一點,就有數以萬計的家庭由於各種原因提供不了。即使能提供,還需要父母雙方的社保證明,這就難上加難。
舉例而言,一些父母在北京擺地攤,自給自足的收入模式,哪來的社保。如上述新聞那樣,夫妻一方有北京社保,還可以通過假離婚送孩子上學,要是夫妻雙方都是個體工商業者,就是假離婚,也沒有用。在此窘境下,只能讓孩子返回原籍就讀,這無疑增加了留守兒童的數量,也牽掛著在京務工父母的心。
(責任編輯: 劉良鑫)
責任編輯: 劉良鑫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