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導,河底石塊上生長著一種叫做「岩石鼻涕」的淡水藻類,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岩石鼻涕」並非人類引入的入侵生物,而是一種本地化生物,已在世界各地存活數千年,可能是由於全球氣候變異導致其大量滋生。
過去十年裡,科學家在美國、加拿大、歐洲和紐西蘭河流中發現這種淡水藻類,它的學名是「Didymosphenia geminate」。最新研究顯示,它是一種本地物種,但是環境條件的變化引發它們在河流中顯著生長。科學家指出,全球氣候轉暖和其它人為因素導致氣候變異使河流中出現大量的岩石鼻涕。
美國達特茅斯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布拉德-泰勒稱,岩石鼻涕對魚類的影響並不清楚,但是我們知道這種生物會使淡水無脊椎生物的體型變小,它將增多水中顫蚓蟲數量,通常顫蚓蟲寄居在魚類身體會導致眩暈病。
科學家曾認為,岩石鼻涕是人類活動引入的一種新遺傳變種藻類,但是進一步研究表明另有其它因素。通常情況下,水藻大量滋生是受到大量磷和其它營養物質刺激所致,這將導致全球各地一些「原生河流」中岩石鼻涕爆髮式生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