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文化:中國的母親花(組圖)

早在康乃馨成為母愛的象徵之前,我國也有一種母親之花,它就是萱草花。萱草在我國有幾千年載培歷史,萱草又名諼草,諼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記載見之於《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朱熹注曰:"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別名眾多,有「金針」、「黃花菜」、「忘憂草」、「宜男草」、「療愁」、「鹿箭」等名。當食用時,多被稱為「金針」(golden needle)。原產於中國、西伯利亞、日本和東南亞。其葉形為扁平狀的長線型,與地下莖有微量的毒,不可直接食用。花形則是於開花期會長出細長綠色的開花枝,花色橙黃、花柄很長、呈為像百合花一樣的筒狀。結出來的果子有翅。

另一稱號忘憂(忘憂草),來自《博物誌》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曰忘憂草。《詩經疏稱》:"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北堂即代表母親之意。古時候當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唐朝孟郊《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王冕《偶書》"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嘩。"歷代文人也常以之為詠吟的題材,曹植為之作頌,蘇東坡為之作詩,夏侯湛為之作賦,一一的點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

萱草又名‘宜男草’,《風土記》云:‘妊婦佩其草則生男’,故稱此名。其花語:1、遺忘的愛,萱草又名忘憂草,代表「忘卻一切不愉快的事」;2、放下他(她)放下憂愁;3、隱藏起來的心情;4、萱草的花語是愛的忘卻。只有黃色的像百合象徵母愛又叫忘憂草。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