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現罕見「土豪金」中華鱘 遍體金黃色(組圖)


圖為東湖海洋世界裡的金色中華鱘

【看中國2014年04月17日訊】昨天,一條罕見的金色中華鱘,在東湖海洋世界首次與遊客見面。這是目前華中地區發現的唯一一條金色中華鱘。

下午兩點左右,記者在該館看到,工作人員用塑料桶將這條中華鱘從暫養池取出,移至中華鱘飼養池飼養。只見它遍體金黃,體長約0.9米。放入飼養池後,也許是認生,它逕直游到水底,然後趴在水底一動不動。飼養池內生活著10餘條中華鱘和一條俄羅斯鱘。從外表看,它除了顏色與中華鱘(黑色或灰色)不同,嘴巴也比中華鱘尖而長。其尖嘴與俄羅斯鱘(黑中帶黃)倒有幾分相似。

東湖海洋世界負責人鄒林介紹,15日,一名40歲左右的男性市民,將這條中華鱘捐贈給該館,卻不願透露姓名。他說,一個月前,自己在一戶漁民處看到這條金色鱘魚,感覺非常奇特。憑自己多年養魚的經驗,覺得這條鱘魚價值不一般。擔心鱘魚被宰殺,他當即花高價買下,運回家中暫養。因家中飼養條件有限,決定捐給東湖海洋世界飼養。

中科院水生所74歲的退休教授劉仁俊說,這條鱘魚是中華鱘,年約兩歲,體重4公斤。從其體態看,屬人工繁殖,應是中華鱘與俄羅斯鱘的雜交品種,在繁殖過程中因黑色素基因遺失,導致遍體金黃。

「從事水生動物研究幾十年,我從沒見過金黃色的中華鱘。」劉教授說,這條罕見鱘魚不僅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同時還有極強的科研價值,它為魚類基因研究提供了極好的素材和依據。

背景資料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魚類,是古老的珍稀魚類。世界現存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之一,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鱘類最早出現於2億3千萬年前的早三疊世,古鱘的化石出現在中生代白堊紀,距今約一億四千萬年,堪稱「水中活化石」。

中華鱘主要分布於中國長江流域,此外在遼河,黃河,淮河,錢塘江,珠江等水域也有發現。20世紀70年代以後,由於攔河筑壩,阻礙了中華鱘的洄游通道,加之水質污染和有害漁具的濫用,現中華鱘自然資源日益減少。1988年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藥用和觀賞價值。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