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貨幣供應量,傷害股市

【看中國2014年04月03日訊】貨幣供應量增長的主要通道是信貸。信貸立刻轉化成存款,存款再(按比例)派生出貸款,貸款再轉成存款,......

貸款的增加當然可以推動生產活動,但是很多生產要素(比如原材料,能源,管理能力,甚至勞動力)的供應不是無限的。所以,價格會上漲。所以,你需要更多的「鋪底資金」來潤滑同樣多的生產活動。

在增加貸款的同時,經濟對貸款的需求也增加了。所以,利率反而會上升。而且,長期印鈔票的結果是,貨幣流通速度會放慢。大家還記得80-90年代的「三角債」嗎?那個時候,印鈔票的速度非常快,但是「三角債」使得經濟轉不動。

現在,「三角債」有點回頭的跡象。錢多,但是轉不動。

美國在70-80年代的「滯漲」就是如此。當時的美國國債利率曾經高達13.5%。後來,聯邦儲備銀行的沃爾克主席上臺,實行強勢的貨幣政策,「把通脹的脊樑打斷了」。利率一路下滑到4.5%,才迎來股市的15年繁榮(漲十倍)。

所以,利率是股市的關鍵,而通脹是利率的關鍵。當然,政府管制利率是沒有用的。我講的是自由市場利率。政府說通脹是多少,都沒有關係,市場有自己的脈搏。

結論:只有緊縮信貸,才有利率下降。只有用強勢的貨幣緊縮,才能打斷通脹的脊樑,才有股市的春天。這個邏輯跟直觀相左。但是,沒辦法。

1992年股市成立以來,中國貨幣供應量M2增加了43倍!但是,股市感到呼吸都有困難,氧氣不夠。奇怪嗎?一點都不奇怪。信貸增長並不能增加資金,只是增加了對資金(生產要素)的索取權。

大家看看巴菲特講的美國34年的歷史吧(1964年到1998年):前面17年,經濟騰飛,但是通脹猖狂,股市橫行17年不漲。後面17年,經濟疲軟,利率下滑,股市上升10倍。

本文留言

作者張化橋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