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都希望瞭解孩子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有什麼困擾,有哪些進步,然而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願意分享一切。特別到了青春期,更是三緘其口。如何讓孩子打開心門呢?試試以下這些必勝的技巧,再看看其他家長的創意招數,一定會對您有幫助。
1、放低自己
3歲的真真在撕書,媽媽怎麼講都不聽,繼續撕書。7歲的哥哥蹲下來,看著妹妹的眼睛,兩隻手分別握住妹妹的手,然後重複了媽媽剛才講過的話。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妹妹停止了撕書!
這是怎麼回事呢?細心的人可能會觀察到:西方的教師在和孩子講話的時候會蹲下來,或坐在地板上,盡量讓自己的眼睛和孩子在同一個高度。為什麼這樣做會起到好效果呢?大人放低自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非常重要,從而願意聽取建議。我們也可以把孩子抱到較高的地方,和他交談;對於青少年來講,家長則要在態度上放低自己,效果同樣出人意料。
2、避免緊密盯人
對於稍大一點的孩子,過多的眼神接觸有時候會讓孩子不安,家長可以稍稍側過身去。基於同樣的原因,選擇在汽車裡或光線較暗的房間裡,和孩子溝通,更容易讓他精神放鬆,願意交談。
3、選擇對的時間
觀察您的孩子什麼時候比較喜歡講話,就選擇在這個時間和孩子溝通。對的時間因人而異,研究發現,很多孩子在晚上睡覺之前最放鬆,最容易和他人互動。家長可以安排孩子早一點穿上睡衣,然後小談片刻。有的孩子喜歡用繪畫表達心情,如果家長觀察夠仔細,會發現孩子繪畫的內容和色彩的選擇和他的內心情感有密切關係。
4、自說自話
當孩子不想聊什麼的時候,家長不可批評:「你怎麼可能一點說的都沒有呢?」相反,可以談談自己的一天:「我今天挺忙的。整理了文件,給小姨打了電話。知道嗎?小姨兩個禮拜後會來咱們家做客。」這種方式會引導孩子也談談他的一天。當然,也可能他嫌你的一天很無聊,還是講他的一天比較有趣。
5、提問題要具體
和孩子交談時,提問題要具體。如果你問小孩:「今天在學校怎麼樣啊?」就如同有人問你:「今年都做了些什麼?」所以孩子常常回答:「很好。」或「沒什麼特別。」就不奇怪了。家長可以問得具體一些。比如:今天你和誰坐一起吃午飯的?鬱金香頭種在地裡會怎樣呢?今天老師給你們讀了什麼書?等等。
6、保持中立
如果孩子覺得尷尬、認為自己被評判而不堪重負,就會像蚌一樣把他的殼緊緊關起,避免被傷害。家長在聽孩子訴說的時候,切忌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給出建議或提出解決方案。這時應管住自己的嘴巴。例如,他告訴你,一個同學因為拽其他同學的頭髮而有「茶包」(Trouble,麻煩)。不要馬上說:「拽別人頭髮!也太不像話啦!」,而應該問孩子:「你認為呢?」這樣,孩子自己會得出結論,並且也展示出家長對孩子想法的尊重。不管是哪種話題,都應採取這樣的方式,孩子才願意表達自己,家長才能早看到問題,幫助引導和疏通。
家長實戰經驗分享:
家長A:吃晚飯的時候,我們一起玩「High-low-funniest」的遊戲。每個人輪流說出自己的一天裡,最開心的事、最情緒低落的事和最有趣的事。
家長B: 我問女兒可笑的問題,比如:「你今天和蝸牛一起飛了嗎?你出去遛刺蝟了嗎?」然後我再問:「那你究竟做什麼了?」
家長C:我說我自己的一天是如何過的,然後講我小時候是怎樣過的。這時,孩子們就很願意敞開心扉,告訴我所有的事。
家長D:我問孩子:「今天你知道到了哪些昨天不知道的東西?」哪怕是有關他朋友的一些平常小事也無所謂。
家長E:我喜歡在女兒的便當盒裡留個小紙條,提些問題。然後在睡覺前,我們會一起討論這些問題。
家長F:我問孩子:「今天有哪三件事,讓你最感恩?」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