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映虹:腰斬「富強」的背後(圖)
【看中國2014年02月24日訊】中國輿論界最近推出的「二十四字核心價值觀」中第一條是「富強」,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異議,因為富強無論在語義上還是在實際生活中都是一個國家發展的物質指標,難以用來作為一個社會在精神、道德和制度層面的基準,即所謂價值觀。
縱觀世界,很多國家都追求富強,但這和把「富強」宣布為國家的基本價值觀來「踐行」是兩回事。可以說,「核心價值觀」中除了「富強」是中國特色外,其餘不但是都是普適價值,而且並不反映特定的社會制度(社會主義)。從這個角度,把「富強」放在「核心價值觀」的首位,恐怕還是體現了「中國特色」和「普適價值」之間微妙的關係。
後來發現,「富強不能成為價值觀」這個觀點,也受到了中國官方對外宣傳中對這個詞的翻譯的佐證。
中國官方的翻譯腰斬了「富強」。
在人民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英文版」中,除了「富強」,其他所有「核心價值觀」基本都是直譯的,只要有一定的英文基礎都能想到,例如「民主」就是democracy,法治就是rule of law,敬業就是dedication。但「富強」卻譯為「prosperity」,這是讓人有些意外的。
「prosperity」在中文裡的意思是「繁榮豐裕」,只包含「富強」中的「富」,而不包括「強」。在習慣用法中,「富強」的直譯應該是「wealth and power」(名詞),或者「rich and powerful」(形容詞)。這樣的翻譯,我想有一定英文程度的人恐怕都會同意的。或者說,在沒有特定語境的情況下,這兩個英文片語就是中文「富強」最對應的譯法。
這是紐約蘭登書屋2013年出版的兩位中國問題專家的書。書名很典型地說明中文的「富強」譯成英文就是「財富和力量(或權力)」(網路圖片)
現在,中國官方的版本把「富強」翻譯為「prosperity」,斬掉另外一半意思,讓外國人以為你追求的就是「富裕」。但你自己清楚,還有一個「強」字瞞著沒說。
「富強」在當代中國政治中雖然是一個高頻詞彙,但只要上網一搜就能看到,它最初的出處是戰國時商鞅「故治國者,其專力也,以富國強兵也。」這是當時秦國在兼併戰爭中的口號,後來在一般用法中簡化成「富強」,雖然「富國強兵」這個完整用法也還是很常見。
我想,任何受過教育的中國人,甚至小學生,當他們聽到「富強」這兩個字的時候,是絕不會僅僅想到「繁榮富裕」的,而是會把國家的強大甚至軍事的強大也包括在內。
為什麼不用一般常見的英文對應詞,而是腰斬,只翻譯出「富」而略去「強」呢?我猜想,很可能是因為翻譯者也知道,無論是「wealth and power」還是「rich and powerful」都會引起國際社會的誤解和困惑。別人可以理解你追求富強的國策,這無可非議,但卻很難理解你不但把富強作為價值觀,而且是排在其他價值觀之前的價值觀。以這樣一個價值觀作為底色的中國形象,恐怕難以讓別人期待你給國際社會帶來正能量。
我想,這可能就是為什麼「富強」只能翻成「prosperity」的隱衷。
雖然「prosperity」這個翻譯不但沒有忠實於原文,更片面轉達了「富強」一詞在當代中國國內語境中的用法,但我還是理解這個譯法至少在眼前避免了一個由誤解產生的麻煩。
在亞洲和東亞的歷史上,一提「富強」,很多外國人都會下意識地想起日本明治維新時的Fukoku kyōhei,這就是中文的「富國強兵」—「富強」的最初和完整的表達。
在英文維基百科上搜索,Fukoku kyōhei後面跟的就是中文的「富國強兵」和英文的「Enrich the country, strengthen the military」,並說它是日本明治維新的「中心目標」。接下來還有詞源學的解釋,明確指出這個詞來源於中國戰國時為秦國所採用的法家思想。
(注意:無論戰國時的秦國還是明治維新時的日本,「富」指的都不是人民生活的豐裕,而是國家財富的積累。這是另外一層有待討論的意思。)
「富國強兵」不過是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引用中文成語和詞語來表達重要的政治概念的一個突出事例。其他的如靖國神社裡的主要展覽館「游就館」的名稱取自《荀子》,而太平洋戰爭戰敗前的「玉碎」口號則取自《北齊書》。
連維基百科都這麼寫,出於政治正確性的考慮,外國人眼中從兩千年前的秦國到一百多年前的明治維新所踐行的「富強」國策,作為今天的「價值觀」,恐怕暫時只能勉強翻譯成「prosperity」了。
但問題是,今天世界上懂中文的不知有多少,別人遲早會發現你的中文原文和英文翻譯之間的不一致的。如果別人好奇,問為什麼把另外一半意思瞞著不譯,同時本國人民對這個詞的理解又是「完整的準確的」,對內說的是我們追求財富與力量,對外說的是我們只想著繁榮富裕,這又該如何回答呢?
解答這個尚未出現的難題,可以參考「韜光養晦」的先例。為了平息國際上對這個成語的翻譯帶來的紛擾,乾脆對外宣布把《辭海》也改了,說這個詞現在沒有過去那個意思了(語言本來就是發展變化的麼),翻成英文就是keep low profile(行事低調)。如果你還要根據過去那個意思來翻譯和理解,那就不是「善意的翻譯」,而是別有用心的曲解了。
中國的「崛起」在觀念上給世界帶來巨大的衝擊,這種衝擊多半是因為中國與世界很多國家在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之間的差異造成的。這種衝擊的一個後果,就是在語言上,一些年深日久約定俗成的詞語現在必須為了政治原因而重新解釋,出現中外兩個版本。別人根據文化交流的慣例按照你的傳統和原意來翻譯,你卻說現在我把它的意思給改了。「富強」翻譯成「prosperity」,就是一個事例。對文化交流的慣例和本國傳統文化的這種任意改變,或許能夠避免一時的麻煩,卻會帶來長期的困擾,加深彼此的隔閡甚至猜疑。
(關於「韜光養晦」的翻譯引起的風波,可見以下兩篇網文,一是「怎樣善意地告訴外國人我們在‘韜光養晦’?」,其中有以下文字:
「那麼西方人為什麼會這樣解讀「韜光養晦」這個詞呢?其實,這是從中國人自己的翻譯那裡抄襲來的(著重號為作者加)。例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新世紀漢英大辭典》,就將「韜光養晦」翻譯為「hide one's capabilities and bide one's time」,這與美國《中國軍力報告》中的譯法幾乎一樣。外文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中英對照《生活中的中國智慧》一書,將「韜光養晦」解釋為「一種為人的策略」,「在時機尚未成熟時,最好先隱藏自己的才能,等待合適的機會」。其對應的英文表述是「to conceal one's fame and ability」;「temporary retirement to bide one's time before going on the offensive」。這些譯法都為西方人「誤讀」提供了依據。」
二是「是誰誤譯了‘韜光養晦’?」 ,其中有如下文字:
「面臨國內外多方面的挑戰和複雜的國際形勢,我們特別需要對外準確表達清楚自己的真實意圖,完全透明地闡述到位我們的基本觀點,不給別人做出戰略誤判的把柄。我們必須要還現代‘韜光養晦’之準確含意,解除因為誤解和誤譯給我國造成的‘陰謀論’的指責,徹底放下歷史上一句成語造成的現代國際包袱。
此外,多年以來,在正式闡述我國外交政策時,我國的外交部門和對外傳播權威機構一直把「韜光養晦」翻譯成to keep a low profile,從來沒有使用過任何帶有‘hide’或者「pretend」這兩個字的譯法,任何其他引發誤解的譯法要麼是以訛傳訛,要麼是學者們的文字訓練不足。」)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