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變化:「習指示」比「李批示 」更高級

【看中國2014年01月25日訊】京城流傳一句話,叫做「習指示,李批示」。所謂「習指示」,是指習近平就某項工作作出的批示、要求和佈置;所謂「李批示」,其實和「習指示」意思大體一樣,只是言者為李克強。

但是,細細琢磨,兩者還是有區別。所謂指示,第一規格較高,其內容往往對某項工作具有指導性、決定性的意義和作用;第二,指示可以是一段白紙黑字的批示,也可以是一段話、一句口號等。所謂批示,則一般是指上級對下級的書面報告批注意見,是針對工作中的具體事情作出的具體要求。兩者相比,指示當然更高級,能作出指示的人,地位和權力必須尊崇無二。

由這六個字,可以掂量出習近平、李克強上臺一年多以來,中國的權力架構和運行機制出現了重大變化。

中共十八大之後,輿論將習近平和李克強統稱為「習李」,繼「胡溫體制」後,「習李體制」成為新權力的代名詞。無論「習李」還是「習李體制」,都有權力並行的意思,與過去「胡溫體制」一樣,強調的都是總書記主管黨務、軍事和全局,總理則主管經濟事務,雖然其中有主次之分,但是一般都被理解為「雙頭體制」。這種體制的另一個特徵是黨政分開,總書記和總理分別在黨務和政務上具有相應的最終決策權。

李克強出任總理後,一段時期內,他有關於城鎮化和行政審批的系列動作,令輿論認識了一位要幹一番事情的新總理。但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伴隨著習近平出任全面深化改革小組組長,以及板上釘釘將出掌國家安全委員會,李克強的政治行情急劇下跌,其權力範圍明顯收窄到經濟具體事務上。而習近平則透過執掌深化改革小組,明顯將權力滲透到了國務院的各個領域。

「習指示,李批示」正是對習個人極權的語言確認,習李體制已不復存在,現在的格局該稱為「習主李輔」。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