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1月18日訊】昨天(1月16日),半官方的中國網際網路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33次《中國網際網路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曾被樂觀的時評家們期望能帶來中國社會政治改變,即所謂「圍觀改變中國」的微博客網站的用戶首次出現下降。
幾年來,微博,尤其是新浪微博成為了中國民間輿論的主要引擎,除了娛樂八卦外,許多突發新聞、公共討論和意識形態紛爭都在微博網站上熱烈展開。但根據CNNIC的報告,2013年,中國微博、社交網站及論壇等網際網路應用使用率均下降,微博用戶規模較2012年底減少2783萬,微博使用率比上年降低9.2%。
該報告分析,微博發展並不樂觀:一方面,基於社交網路營銷的商業化並不理想,盈利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來自於競爭對手的衝擊導致微博用戶量下降。
評論家莫之許認為,微博為什麼衰敗?一言以蔽之,微博與維穩不相容。在他看來,此前飯否被關,推特臉書被牆,已然說明瞭這一點,何況新浪微博還刻意設計放大了媒體功能。早在微博初起,其命運就已經注定:不是被維穩體制搞死,就是被監管成本壓死,可有人還煞有介事地總結出什麼微博(圍觀)改變中國的結論出來。
2013年開始,新浪微博的頹勢盡顯,一個徵兆是用戶每天平均在線時長大幅下降,雖然統計口徑不一,一個相對可信的數據是,新浪微博平均在線時間從年中29分鐘/天一度降到了19分鐘/天。
微博的衰退並非僅從2013年開始,但給予最直接一擊的,並非是之前廣泛擔憂的微博實名制,而是2013年持續至今的對微博大V的打壓運動。
8月中旬,中國的網路審查沙皇、國信辦主任魯煒召集了一次「網路名人社會責任論壇」,警告一些微博「大V」,希望網路名人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積極發揮正
能量。
8月末,新浪微博名人薛蠻子因涉嫌嫖娼被拘,中央電視臺播放了薛蠻子在北京看守所的畫面,戴著手銬的薛蠻子滿臉胡茬,露出怪異的笑容。他承認自己不負責任不加核實地轉發負面信息。他說,言論自由不能駕於法律之上。
此後,薛蠻子一直被拘押至今,上週一位律師前往北京一家看守所探望他的政治犯客戶時候,無意中遇到了薛蠻子,他仍然被拘押,可見這場運動還遠沒結束。
高壓下,微博用戶加速離開微博來到更加私密的微信,從技術上說,在中國沒有完全不被審查不被監控的網路工具,但相對微博而言,這裡的信息流動更加私密,一些有危險的交流,在這裡更加安全,不容易被傳播開來,更加安全。
一般認為,微信的社交成分更為顯著,並非如新浪那樣的純粹媒體平臺。
對於普通用戶,微信做到了兩件事情:讓用戶把原本發到微博上的內容發到了朋友圈,讓很多原本不用微博的人開始在朋友圈分享內容。結果就是,就是朋友圈搶奪了微博用戶並吸納了更多新用戶。
針對微信的衝擊,新浪CEO曹國偉曾在公開場合解釋說:「微博是人們分享信息的公開網路,而微信更像是私人網路,這兩種是根本上不同的社交平臺。但是因為新浪微博和微信的用戶有重疊,因此在一款產品上花費更多時間,就意味著在另一個平台上投入時間的減少。」
根據上述報告,2013年,即時通信用戶,尤其是以微信為代表的移動即時通訊產品的推動下,在2013年提升至5.32億。有分析認為,微博的致命傷是新浪這一巨型媒體公司運營下,新浪微博的媒體屬性太強,成為名人大V,藝人偶像和媒體人的樂園,普通用戶的話語權太小,體驗難以提升。
一位網友抱怨,一般情況下頁面上出現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轉來轉去的小段子,看多了也就煩了,自己的優質原創內容麼,往往因為影響力不夠,消失在茫茫信息流中。太強的媒體性質替代了原本的應該的社交性質。
曾有分析認為,微博用戶大致分五種
第一種,偶像或媒體用戶。他們具有很高的社會人氣,粉絲量非常大,為了維護人氣必須不斷定期更新微博,這也造成了目前微博熱度一邊倒的現象。第二種主觀能動性較強人群。和大V偶像媒體相比他們話語權較少,越來越沉默,越來越遠離微博;第三種營銷人群。跟風微博營銷,不斷製造話題,到處都是廣告;第四種殭屍賬號,主要作用是營銷。幫助他人賬號迅速提升人氣,提升熱度等,不主動發布信息。第五種粉絲人群,他們嚴重缺乏主觀能動性,追隨大V偶像,人云亦云,對支持的偶像無條件轉發、評論。
對政治類營銷賬號的縱容,是新浪的一大弔詭特色
一方面,許多激進的轉世黨不斷地被刪除賬號,有激進言論的人士被喝茶,另一方面,許多營銷賬號以各種似是而非的政治類段子和謠言作為招徠粉絲的不二法門,曾有極右的政治賬號被曝出曾是習李粉絲之類的賬號改名的奇葩。
這些賬號背後,很難說沒有新浪基層運營員工的利益摻雜其中。此次微博整治運動後,很多大v就此沉默或者降低了發言頻次,而政治營銷賬號並未就此偃旗息鼓。
最新的業界說法是,新浪正對50萬以上粉的營銷賬號進行査處,已查封135個。目前「曉玲有話說、雜談五味」等賬號被封停,但不銷號,下一步要陸續封停「名人有話說」等自稱是王朔,白岩松的系列營銷段子賬號。
有趣的是,這類配合政治整肅的作為,某種意義上,也提升了用戶的體驗和信息交流的質量,但很難根本上改變微博,尤其是新浪微博的頹勢。
此前的報導中,《華爾街日報》曾預言,新浪微博可能漸漸變成一個更專注於商品交易圍觀名人動態發布旅遊日誌的論壇,而不再是一個公共交流之地。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