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2月23日訊】彩虹是一種很漂亮的自然現象,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交相輝映,給雨後的天空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雨後才會出現彩虹,這是連小孩子都知道的事實。然而,你知道人在離開人世之後也是可以化作彩虹的嗎?
你不禁要問了:「是什麼人有如此能耐,居然死後化作彩虹升入空中?」是的,此人並非尋常人。尋常人死後,有兩種待遇:要麼入土為安,要麼火葬場火化。
這個非尋常人就是得道的高僧。他在圓寂時會化作一道彩虹而去,進入到了佛教所說的空行淨土的無量宮中。
何為虹化?
說起「虹化」這個詞,很多人會聽的雲裡霧裡的,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這個詞確實算得上是專業詞彙了。如果你不是研究佛學的人,對此種說法肯定會感到很陌生。
那麼,「虹化」究竟是什麼呢? 又是一種怎樣的現象呢?
修行一生死後化作一道虹橋
其實,「虹化」是一種很稀少的死亡現象,是得道高僧在圓寂時才會出現的一種神秘現象。它的要求很高,高僧只有修煉到很高的境界時,才能在圓寂時候化作彩虹,升空而去,離開人世。
我們作為一個佛教外人,始終未能見到這個神奇的現象,也真是一種遺憾。只是通過傳說瞭解了。
高僧在圓寂後,身體或在瞬間或在數天裡不斷縮小,以致最後全部消失。這點就和常人不同了,我們都知道,一般人在死的瞬間,屍體會很軟。若要停留數天,那屍體肯定會腐爛不堪了。
但是,如果是得道高僧「虹化」,那麼他就會像彩虹和空氣那樣在虛空中化掉。當肉身全部「虹化」之後,或什麼都沒留下,或者只留下一點點還未化盡的頭髮與指甲等,就像火葬的人最後會留下一堆骨灰一樣,會留一些僅有的遺留物。
因此,也有人將虹化者稱為證得「光身」。這果然是光身,生不帶來一點東西,死後也不會帶走人世間的任何雜物。真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留戀世間的一切外物。
根據上述的描述,那麼我們就可以將「虹化」歸納為兩類了。
一類就是「正等虹化」。聽起來這個詞就有點晦澀,這是什麼呢? 這個還挺神奇的。在高僧圓寂虹化後,肉身就直接成就虹身,飛入清淨剎土。聽起來是不是也挺玄乎的。
虹化這一奇異現象多年來一直爭議不斷
既然第一類是正等虹化,那麼第二類是不是叫反等虹化呢? 我只能說你有點自作聰明瞭。第二類的真正名字是「現前虹化」。
所謂的「現前虹化」呢? 就是說在高僧虹化後,以智能火焚燒異熟肉身,成就光蘊虹身。並伴隨有紅光、地動、彩雲等吉像。然後身體縮小,最後就僅剩下頭髮、指甲,甚至完全沒有剩下任何東西了。
誰人可以虹化
一直以來,對於「虹化」現象,大都視為修習大圓滿法,那麼對於只有得道高僧才能「虹化」。我們查了相關資料後,不禁對這個數字感到吃驚。自蓮花生大師將佛教密宗從佛陀的故鄉穿越喜馬拉雅山脈傳播到雪域藏地後。一千多年來,單單藏地成就虹身者就不計其數。
接下來請看下面的一組數字:
「蓮花生大士在桑耶期間有多吉登炯等具各種神變之二十五大成就者,同時耶巴密乘寺成就光身者有一百零八人。在華慶曲沃日成光身者一百餘人。又在朵康續莫果華密乘寺,一百一十三名女持明者成為光身,此外還有二十五位空行母成就光身,前宏時期有如是甚多大成就者。」
斷密宗紅教開山祖師蓮花生大士
這只是藏地的成就光身者。在四川的寺廟裡也有這樣的人。1953年,在甘孜州爐霍縣建立了多芒寺。自建寺以來,寺中成就虹身者就達到了16人,這其中的三位肉身全部化光了,剩下的一些就是留了一點點頭髮和指甲。
這個數字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對於如此稀少的一種現象,在一個寺廟裡能達到這樣的數目已經算是相當了不起了。
看五尺漢子怎樣縮形
如果發生「虹化」,那麼他的肉體肯定會縮小。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虹化」者,當肉體縮小到一定階段後,就停止不縮了,或許是道行還不夠高深,還欠一點火候吧? 那麼它就會變成一個硬邦邦的真身像,敲上去嘣嘣有聲。
如果你想敲的話,還是很考驗你的膽量的,因為你不要忘了這可是一個死人,還是一個死了很長時間的高僧。
對於身體究竟是怎樣縮小的,我們現在還不得而知。究竟是瞬間縮小的,還是慢慢的一點點在縮小。最終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七尺男兒,死後縮成了一個一二尺的硬身像,有的甚至還不到一尺,這可真夠神奇的了。
我們見過活人縮身的,那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大,腰和背就慢慢的駝下去了,雖然看上去會比年輕時候矮上幾分。可也就只是幾分的問題,絕不會像成就虹化者那樣,會縮掉那麼多。
無論怎樣虹化都是給人們帶來善與美的故事
火光三昧與虹化
在佛教中,還有一種現象是與「虹化」很相似的,那就是"火光三昧"。它不像虹化那樣必須是大圓滿法才能有的。
其實,"火光三昧"主要是從心胸中,自放火光,而火焰也非常猛烈,甚至可以湧出棺外,與「虹化」的身體發光和自然焚燒大同小異。
早在佛祖當年圓寂時,火光三昧就已經出現了。但是,它並非是佛祖所獨有的,這也流傳在禪門之中。禪門的稀土祖師身上,就曾屢次出現這種火光三昧。
這些傳說是不是很神奇呢? 以後在看到天空中的彩虹,你是否會想起高僧的虹化呢?
(文字有刪節)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