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傳統製劑方法(圖)
【看中國2013年12月22日訊】中醫傳統製劑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以中藥為原料,加工製成具有一定規格、可直接用於防病、治病的藥品。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劑型有丸、散、膏、丹。千百年來,中醫傳統製劑在歷代醫家的醫療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獨特的製劑技術,是祖國傳統醫學寶庫中重要組成部分。
遠在夏禹時代,祖先們由釀酒而發現了酒的作用,並製成藥酒,同時發現了曲劑。至商代,湯劑已廣泛應用。東漢時期對製藥理論和製備法則已有認識,指出「藥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漬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宜入湯酒者,並隨藥性,不得違越」。強調根據藥性選擇劑型。張仲景在湯、丸、散、膏、酒的基礎上,又創製了坐劑、導劑、洗劑、滴耳劑、糖漿劑及臟器製劑等十餘種劑型。而且製備方法較完備,用法用量、適應症明確。晉代葛洪創造了利用藥物本身的粘合力制丸,以及鉛硬膏、蠟丸、濃縮丸、錠、條、灸等劑型。金元時代發明丸劑包衣、明代則有「硃砂為衣」的新工藝。明代李時珍是集大成者,總結了16世紀以前藥物製劑的方法,記錄了四十餘種藥物劑型。
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中藥新劑型、新工藝、新技術不斷湧現,豐富了中藥製劑的劑型。但是,傳統的製劑技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衝擊,除湯劑仍然是中醫臨床首選劑型外,「丸、散、膏」仍被廣泛使用,有些傳統劑型和技術已經失傳或正在被淘汰,其中不乏傳統技術。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保護,以實現繼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