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後人開辦《地主之殤》網站(圖)


地主之殤網站。

【看中國2013年12月21日訊】一個名為《地主之殤》,為土改中受迫害地主維權網站近日開通,站長本身是地主的後人,直指中共60年來對民眾的洗腦,污蔑了地主,要還歷史的公道。

網站的顧問武宜三,本身是《1957年受難者姓名大辭典》的主編,他在接受本臺訪問時就說,他過往作為福建的一個貧農,不滿中共在50年代對地主的清剿﹐當年只要有幾個長工,有幾畝地,就被劃為「地主」,在土改中被批鬥。他要為被強迫勞動的受害人,講幾句公道話。

武宜三說: 「我早期的成份是貧農,我小時候見到批鬥地主,這地主是非常好的人,後來被關押了,要無償勞動。土改時,每個鄉村總是要拿一個人出來鬥爭一下,可能就是地多了少少,請了幾個長工,就當是地主,一搞就是幾十年。父親、兒子、孫子,幾代人都很狼狽。從我的鄉下看,對地主不公平。」

《地主之殤》網站的主編,則是本臺之前亦報導過,作為「地主仔」後人的廣東高明譚先生。他說,站名取自作家野夫的散文,要還原歷史,為被批鬥的地主說句公道話。「這網站以悼念500萬土改冤魂為主,以事實為根據,講出作為地主很冤枉。他們並不擁有太多土地,也沒有剝削貧下中農。他們只不過是勤勞的一群人,有的是以前的鄉紳,他們的土地是合法的。經營期間,對於農民、農村的工作都是盡心盡力,為村民服務的。」

武宜三亦說,在封建社會的中國,地主、鄉紳地緣上與村民共同生活,對土地、人際關係、鄉村秩序的處理,遠勝中共統治下的村官,更有人情味。他更指,中共治下的農村,連封建社會都不如。「地主本身是本土人,他舊有的子孫都在這裡,有生活下去,所以雙方關係(地主與村民)搞得非常之好。」

高明譚說,長期以來,國內媒體都在指責地主巧取豪奪佔有大部分土地,剝削壓迫農民。一些以正義丶崇尚普世價值的民主人士,也將地主與當前的貪官相提並論。網站的開通,就是要為地主伸冤,還原歷史,並希望國內的其它地主後裔,可以說出其親歷的土改故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