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中國」(組圖)
【看中國2013年12月18日訊】這個題目看上去有「標題黨」之嫌,甚至會被人誤會矯情。其實,我向來不喜歡使用一些誇張言辭,更很少用來作標題,但這次實在是情非得已,絕無半點以博人眼球的意思。
這次回國,原打算在其它城市處理完事務後回家鄉多呆一段時間,沒想到一下飛機,就彷彿墜入一個無邊無際的霧霾深淵,無奈之下匆匆「逃」了回來。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在街頭牽著你的手,卻看不見你。」,這是我在國內時,手機上不時收到的一個簡訊段子。
此照片拍自濟南
據中國氣象局報導,這次持續多日的惡劣霧霾天氣,波及到全國25個省,100多個大中型城市,範圍之廣、時間之久、惡劣之重,均創下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之最。雖然中國普遍性的空氣污染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但客觀上每個地方的污染程度還是有輕重之分。北方地區因地理和氣候的特殊,霧霾天氣相較南方要嚴重的多。我的家鄉地處正宗的江南魚米之鄉,儘管空氣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但以前每次回去,都依然可見其山清水秀的本色。如今不然,這次最嚴重的霧霾天氣,恰恰都集中在長江三角洲地區,不得不令人警覺。
從電視、電臺裡的新聞可知,這次霧霾氣候中,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等大中型城市受災尤為嚴重,每天都有空氣質量指數不斷爆表的消息,黃色或紅色大氣污染的警報持續發布。部分機場、鐵路、碼頭停止運營,道路封閉、學校停課、工地停工、醫院爆滿,霧霾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嚴重影響。歷史上素來被人比擬為天堂的江南大地,如今被霧霾重鎖完全失色。灰濛濛的空氣,瀰漫著一股難聞的焦糊味,感覺像似困在充滿煙霧的抽煙室般令人窒息。
路上很多行人都帶上了口罩。其實,這只是心理安慰而已,因為這種口罩對於PM2.5根本不起作用,擋擋大顆粒灰塵還差不多。我不喜歡帶口罩,但也不敢在露天行走,出門都是坐在車裡。即便這樣,晚上回來鼻孔裡依然發現很多黑色粉塵。也許是生活在北美久了,已經不適應這種環境。幾天下來,我終於病倒了,主要症狀是胸腔不適,喉嚨乾澀發痒不能發聲。
據說這段時間去醫院就診的人群,很多都是因為呼吸道方面的問題。已經有專家呼籲公眾,要小心大氣中的PM2.5,也就是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微塵(簡稱PM2.5),這是當前霧霾中危害人體健康的頭號大敵。PM2.5可以直接吸入人體肺部,引發呼吸道阻塞或炎症,甚至可以通過氣血交換進入血管,形成心血管病。嚴重地可以攜帶病毒進入體內導致癌症,以及不利於兒童發育或造成畸形等後果。「三十六計走為上」,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我沒有去醫院,而是採取了「逃之夭夭」!
目前通行的空氣質量監測指標(簡稱AQI),有6個等級,數目越大,AQI等級越差。最差的是六級,AQI是300,也就是說每立方米空氣中有250微克的PM2.5,屬於嚴重污染。而這次的霧霾天氣,多數地方都已超出了6級範圍。上海霧霾最嚴重的是6日,當日平均即時空氣質量指數為602.5,最高達726.0。而南京連續幾天都達到500以上。因此,兩地都發布了紅色警報。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麼嚴重的霧霾天氣?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工業污染和生活污染。特別是針對全國性無節制的生產和使用機動車輛,以及鋼鐵工業大量產能過剩現象所造成的污染,飽受人們的批評。其次是城市化建設,也是產生霧霾天氣的主要因素之一。等等。我完全同意上述看法,這些都是產生霧霾天氣的主要元凶。
而令人不解地是,有人因中國是世界工廠之故,居然追根溯源把西方國家視作了始作俑者;更有甚者,認為霧霾現象不足為奇,說是現代化發展中的必然過程,因為歐洲一百多年前也發生過。如此說來,能證明我們中國人的什麼問題呢?聰明者自己反思吧!
上圖拍自12月9日,這天已經瞭解除了空氣污染紅色警報,但依然霧濛濛一片。圖為中國赫赫有名的萬達集團在南京城西開發的集住房、商業、娛樂一體化的建築工地。據說該集團老總非常牛,到處誇口他們在全國拿地都是最便宜的。這個位置的對面就是著名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可謂地處黃金地段。原先的大量建築都已經全部拆除。南京是六朝古都,有幾千年的歷史,可想而知有多少歷史文化就這樣被拆除埋葬,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是我2009回國時途徑城西幹道時拍的照片,如今這些高架橋都已被拆除,目前道路正封閉建設。從官方網站上瞭解到,政府已發令斥資23.5億元,將該路段改建成雙向6車道的隧道。這些高架均建於1996年,僅僅十幾年就被拆除重建,這是怎樣一種經濟發展觀?看了政府對外公布的拆建理由,不禁啞笑。記得當年建高架時也是為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難道拆了高架改成隧道就不會出現交通擁堵了嗎?現實是,城東幹道上的隧道擁堵現象每天都很嚴重。當然,類似這樣重複浪費性的建設在全中國比比皆是,南京只是冰山一角。由此可見中國的GDP是如何堆積起來的,更不難尋思日益嚴重的霧霾氣候,為何會由北至南、從西到東地全國性蔓延成災了。
隨手挑了幾張以前回國時在南京拍的照片,撫今憶昔,留此存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