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自然」
【看中國2013年12月08日訊】陶淵明不僅是詩人,也是思想家,他的詩帶有濃郁的哲理意味。瀋德潛說詩「貴有理趣」①,陶詩便是最富於理趣的。他的詩不是從抽象的哲理出發,而是從生活出發,將生活中的感受升華為哲理,又將這哲理連同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訴諸詩的形象和語言。所以他的詩既有哲人的智慧,又有詩人的情趣,雋永厚樸,耐人尋味。
陶淵明思想的核心就是崇尚自然。《歸去來兮辭》說:「質性自然」,《形影神序》說:「神辨自然以釋之」,「自然」,是指導陶淵明生活和創作的最高準則。
陶淵明說:「咨大塊之受氣,何斯人之獨靈。」②又說:「茫茫大塊,悠悠高曼,是生萬物,余得為人。」③人既秉受天地之靈氣而生,就應避免世俗的牽擾。隱居山林、躬耕田園最符合人的本性。《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羈鳥戀舊林,池
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返回自然集中地體現了陶淵明的人生哲學。在他看來世俗的名祿好像羅網和樊籠,束縛人的天性;只有回到自發的狀態與自然保持一致,才能得到自由。陶淵明常常吟詠歸鳥:「翼翼歸鳥,相林徘徊。豈思天路,欣及舊棲。」④「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⑤詩人藉著眷戀山林的歸鳥,表達了他的嚮往。他又從歸鳥悟出人生的真諦,《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
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詩的末尾兩句涉及魏晉玄學中的言意之辨,乃是當時的士大夫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陶淵明無意用詩歌作玄學的圖解,他只是從生活中體驗到一點真理,想說又覺得不必說,不好說,於是採取了一種含蓄的手法。王弼說:「言者所以明像,得像而忘言;像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⑥在這首詩裡,「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可以說是像。像是存意的,所以說「此中有真意」。但真意是什麼呢?沒有說。既然已經得了真意,也就可以忘象忘言,不必將它說出來了。不過我們還是能夠從詩的形象中體會出陶淵明的真意:飛鳥晨出夕還,眷戀山林;宇宙萬物亦莫不順乎自然。人當然也要順應自然之理,生,受氣於大塊;死,托體於山阿。這就是詩人在看到南山歸鳥的一瞬間忽然悟出的道理。漢代楊王孫說:「吾欲裸葬,以反吾真。」⑦被認為違反了禮制,連他的兒子都不敢從命。陶淵明卻說:「裸葬何必惡,人當解意表。」⑧在返回自然的意義上,裸葬又有什麼可以厚非的呢?「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⑨死亡是軀體完全地復歸於自然,根本用不著恐懼的。
返回自然的思想,包涵著對於世俗社會和名教禮法的厭惡與鄙棄。雖然它的方式只是消極的逃避,但其中卻有反抗黑暗、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積極意義。陶淵明返回自然的思想和他的田園詩,為中國古典詩歌浪漫主義開闢了新的蹊徑。
返回自然是總的思想傾向。在道德修養方面,陶淵明提出「抱樸含真」作為奉行的原則。「樸」,本是老子的觀念,他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復歸於樸。」「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老子所謂「樸」有時指道,即宇宙萬物的總根源,絕對精神之類的東西;有時又指未曾沾染禮法和智巧的淳樸、素樸的人性。陶淵明所謂「抱樸含真」、「抱樸守靜」⑩,都是在後一種意義上應用樸的概念。關於真,《連雨獨飲》說:
試酌百情遠,重觴忽忘天。天豈去此哉,任真無所先。百情遠,是忘了世情,但還沒有忘天。再進一步,連天也忘卻了。但天並末離去,它體現為「真」,即天真。任真才是首要的原則。什麼是真呢?《莊子》說:「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11)又說:「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12)「真」與世俗禮法相對立,指的就是人類自然的本性。「抱樸含真」的意思,即保持這種本性,使它免受禮教的約束或名利的縈擾。「投冠旋舊墟,不為好爵縈。養真衡門下,庶以善自名。」(13)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14)這些詩講的都是這個意思。在陶淵明看來,一個人只要善於養真,保持真想,就能獨立於污濁的社會之外了。
「抱樸含真」又體現了陶淵明的社會理想。他認為上古生民是最真樸、最淳厚的:「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樸含真。」(15)名教興起之後,人才漸漸失去了真性:「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16)「自真風告逝,大偽斯興,閭閻懈廉退之節,市朝驅易進之心。」(17)他的理想是擺脫禮教加在人身上的種種巧飾、虛偽和名利的慾望,恢復類似上古時代人類的自然本性。如果人人都能如此,那麼社會的污濁醜惡就可以隨之消除;一個淳樸的「傲然自足」的社會就可以建立起來。正像他在《戊申歲六月中遇火》一詩中所歌詠的:「仰想東戶時,餘糧宿中田。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他的《桃花源詩並記》生動具體地描繪了這個「抱樸含真」的理想社會的圖景。在這裡,「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沒有人為的智巧。「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人人從事著勞動。「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沒有君主也沒有王稅。這自給自足、自然自得的桃源,便是陶淵明社會理想的體現。
陶淵明敏銳地感受到社會的腐敗、黑暗和虛偽,他厭惡這個社會,追求一種理想的生活。僅僅這一點已經顯示了他的卓越。但陶淵明對社會的不滿,主要是不滿意社會道德的墮落。他努力探索社會黑暗的根源,尋求一個光明純潔的社會,但他找錯了門逕,找到人性和道德的範疇裡。似乎「智巧萌」、「大偽興」便是社會腐敗的根源,只要用「自然」之義去淨化人類的道德,就可以達到淨化社會的目的。他像一切看不到未來的人一樣,只能從往古的傳說中尋求理想,他所找到的理想不過是一個不可企及的「神界」,幽閉在桃源之中,永遠得不到實現的機會。
陶淵明崇尚自然的思想,又表現為對於自然化遷的委順。陶淵明認為「化」是規律,宇宙間的一切都是不斷變化的,人也是不斷變化的。他的態度便是「縱浪大化」,以一種恬淡的心情順應自然的規律。
《形影神》詩序說:「貴賤賢愚,莫不營營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極陳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釋之。」人們由於惜生而產生苦痛,是因為不明瞭「化」的道理。「神」以自然之理勸說「形」、「影」,所講的不過是一個「化」字而已。且看「形」與「影」之間的一段對話。《形贈影》說:
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謂人最靈智,獨
復不如茲。適見在世中,奄去靡歸期。奚覺無一人,親識豈相思。但余平
生物,舉目情淒湎。我無騰化術,必爾不復疑。願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辭。
「形」羨慕天地山川之不化,痛感人生之無常,主張以飲酒來愉悅短暫的人生,這代表了魏晉時期相當普遍的一種頹廢主義和享樂主義的人生觀。針對「形」的苦惱,「影」主張立善求名以期精神之不朽。《影答形》說:
存生不可言,衛生每苦拙。誠願游昆華,邈然茲道絕。與子相遇來,未
嘗異悲悅。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別。此同既難常,黯爾俱時滅。身沒名
亦盡,念之五情熱。立善有遺愛,胡為不自竭?酒雲能消憂,方此詎不劣!
「影」的話代表了名教的要求。名教本有因名設教的意思。名,既指名分尊卑,又指名譽聲望。《三國誌·魏書》卷二十二《盧毓傳》:「常士畏教慕善,然後有名」,可見立善求名是名教為一般士人規定的道路。陳寅恪先生說:「(影)托為主張名教者之言,蓋長生既不可得,則惟有立名、即立善可以不朽,所以期精神上之永生。此正周孔名教之義,與道家自然之旨迥殊。」(18)所論極是。
對於「形」「影」的苦言,「神」代表詩人分別予以解釋。它先針對「形」說:
三皇大聖人,今復在何處?彭祖愛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賢愚無複數。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
「神」用自然化遷的道理破除「形」企求騰化長生的迷惑,是有積極意義的。自秦漢以來神仙之說廣泛流傳。晉以後以葛洪為代表的道教宣揚服食求仙、養生延年,適應了貴族地主妄圖永久保持腐化享樂生活的要求,得到他們的信任和提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魏晉玄學家大多迷信神仙企求長生,據說何晏是第一個服寒食散「獲神效」的人(19);嵇康相信服食養生;阮籍也說:「獨有延年術,可以慰吾心。」(20)陶淵明卻堅持化遷的思想,認為萬物都是變化的,「情隨萬化移」(21),「萬化相尋異」(22),否定服食延年之術,這是一種可貴的唯物主義態度。
對於「影」所主張的立善求名,《神釋》說:
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善惡的標準尚且不一,立善又有什麼用呢?陶淵明在《飲酒》中說:「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善惡苟不應,何事空立言!」「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譽毀。」在一個善惡不辨、是非不分的社會裏,立善求名不過是一句空話而已。《神釋》最後說:
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既然化是普遍的規律,那麼就縱浪其中,順從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不再以生死名譽為念了。「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舊;「形跡憑化遷,靈府長獨閑」(24);「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25),縱浪大化正是陶淵明一貫的思想。
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陶淵明是怎樣把崇尚自然的思想運用到人生和社會的各個方面。他用自然作標準去衡量現實,發現了現實的醜惡和虛偽,主張返回自然的人性,返回原始社會的自然與淳樸。他以自然作旗幟,和虛偽的名教、黑暗的政治以及競逐名利的世俗社會相對抗。這些都是可貴的。然而陶淵明並沒有完全擺脫名教的束縛,立善求名對他還有誘惑的力量。崇尚自然和順從名教兩種思想常常在他心中交戰,使他不能安寧。他明知酒是「促齡具」,寫了《止酒》詩,但還是忍不住常常要酕醄一醉,藉以忘卻那纏繞在心頭的苦悶。自然與名教的交戰,集中表現為歸隱與出仕的矛盾。他自二十九歲「起為州祭酒」,到四十二歲辭去彭澤令,前後十三年始終為此苦惱著。《榮木》詩由木槿花朝生暮落,想到自己「總角聞道,白首無成」,十分感慨,最後一章寫道:
先師遺訓,余豈雲墜。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罕!
他沒有忘掉孔子的教誨,也沒有忘掉名。他在一些別的詩裡又說:「生有高世名,既沒傳無窮。」(26)「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27)「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28)但他不能為追求功名而違反自然的原則:「推誠心而獲顯,不矯然而祈譽。」「靡潛躍之非分,常傲然以稱情。」(29)他認為不論是出處潛躍,都應順乎自然之旨。顯譽也是自然得來,不可用矯飾的手段求取。
對於富貴,陶淵明也未曾忘懷,他說:「貧富常交戰,道勝無慼顏」(30),可見心中是有鬥爭的。不過他認為富貴不能苟得:「豈忘襲輕裘,苟得非所欽」(31);也不能違己:「飢凍雖切,違己交病」(32);「寧固窮以濟意,不委曲而累己。既軒冕之非榮,豈縕袍之可恥。」(33)擺在富貴之上的,還有更高的原則即自然。他真正做到了「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34),用自然之道戰勝了對於富貴的希求,始終不與腐朽的世俗社會同流合污。陶淵明的思想、生活和詩歌最終都達到了自然的境地,在中國古代的詩人和思想家裡,他確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物。
註:
①《清詩別裁·凡例》。
②《感士不遇賦》,陶澍注《靖節先生集》卷五。
③《自祭文》,同上卷七。
④《歸鳥》,同上卷一。
⑤《歸去來兮辭》同上卷五。
⑥《周易略例·明像》,樓宇烈《王弼集校釋》,中華書局一九八○年第一版第六○九頁。
⑦《漢書·楊王孫傳》,中華書局點校本第二九。七頁。
⑧《飲酒》其十一,陶澍注《靖節先生集》卷三。
⑨《擬輓歌辭》其三,同上卷四。
⑩《勸農》、《感士不遇賦》,同上卷一、卷五。
(11)《莊子·漁父》。
(12)《莊子·秋水》。
(13)《辛醜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陶澍注《靖節先生集》卷三。
(14)(23)《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同上卷三。
(15)《勸農》,同上卷一。
(16)《飲酒》其二十,同上卷三。
(17)《感士不遇賦》,同上卷五。
(18)《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燕京大學哈佛燕京學社刊印,一九四五年出版。
(19)見《世說新語·言語篇》注引秦丞相《寒食散論》。
(20)《詠懷》其十。
(21)《於王撫軍座送客》,陶澍注《靖節先生集》卷二。
(22)《己酉歲九月九日》,同上卷三。
(24)《戊申歲六月中遇火》,同上卷三。
(25)《歸去來兮辭》,同上卷五。
(26)《擬古》其二,同上卷四。
(27)《詠荊軻》,同上卷四。
(28)《雜詩》其二,同上卷四。
(29)《感士不遇賦》,同上卷五。
(30)《詠貧士》其七,同上卷四。
(31)《詠貧士》其三,同上卷四。
(32)《歸去來兮辭》,同上卷五。
(33)《感士不遇賦》,同上卷五。
(34)《五柳先生傳》,同上卷六。
(原標題:崇尚自然 陶淵明思想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