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穿越百年寫《心經》(圖)


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3年12月02日訊】《心經》是觀自在菩薩修行的心得,漢語版本眾多,最為流行的,乃是大唐玄奘和尚,就是唐僧從西天取經帶回來的版本。

話說,玄奘偷渡印度,苦修17年,海歸後,深得李世民皇帝器重,義結兄弟。李世民乃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優秀的領導者之一,自然具有天生的領悟力,當他聽唐僧喋喋不休的講經時,覺得有些難以抓手,於是點題:既然一切即一,一即一切,那麼,佛法的一是那部經書?玄奘思慮後,答曰:《心經》。

皇帝於是決定,請史上最優秀的書法家王羲之寫出唐僧取經的事跡和意義,並為《心經》做序,名之曰《聖教序》。皇帝說,既然《心經》代表著所有的佛法,那麼,我給《心經》做序,就等於為無量的佛經都做了序!

問題是,晉朝王羲之,唐朝早已經去世,他如何穿梭時空,書寫唐朝的文章。

原來,太子領銜,懷仁和尚實施,受命收集皇室民間各種王羲之真跡,將涉及到的字,以小孔成像之法,於暗室中投影於白紙,之後,調整成像距離,使不同作品中的文字在白紙上的投影大小一致,渾然一體,珠聯璧合。懷仁和尚再以筆描字,最終成書。

懷仁的人肉複印機,一開就是三十年,李世民沒趕上看就去世了,太子登基,《大唐三藏聖教序》方成。如今,《聖教序》依然躺在西安的碑林中,等待大家的瞻仰。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