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觀察與瞭解孩子 沒有底線(組圖)
【看中國2013年11月29日訊】身兼教授、議員與節目主持人等多重身份的健康養生專家潘懷宗,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爸爸,對於教養,他有著一套自己領悟出的哲學,主張孩子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特質的展現,而家長應該隨著孩子的變化,給予適當的關懷,且父母永遠不要認為自己已經很懂孩子,瞭解與觀察孩子是永無底線的。
跟著孩子成長 不斷的瞭解孩子
潘懷宗說,許多父母老愛把「這個孩子我‘從小看到大’,我非常懂他」的話掛在嘴邊,似乎自己已十分瞭解孩子,但其實孩子的部分特質可能在孩提時不明顯,長大後才會慢慢地展現出來,所以父母不該認為孩子小時候是什麼樣子,長大就一定是什麼樣子。有時並非是孩子改變了,而是孩子的內在基因在幼時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例如有的孩子小時候不愛唸書,且對很多事情也都抱持著不太在乎的態度,但長大後不但做事非常認真,且處事也十分謹慎,潘懷宗解釋,這也許就是孩子某些內在的特質,到長大後才展現出來。
他認為父母應該要持續不斷的瞭解孩子,挖掘孩子內在的特質,因為隨著接觸不同的人與環境,孩子的行為模式、說話態度與觀念都會有不同的變化,因此父母對孩子的瞭解永遠都有不足之處。
「如果把改變視為是成長的話,那就是每個人都在成長。」潘懷宗如此詮釋孩子的變化,並說當孩子隨著接觸不同的人而有所改變的時候,做父母的就得跟的上孩子變化的腳步,多與孩子互動,才能更瞭解孩子。
潘懷宗進一步舉例,假如一對夫妻在結婚時互相深愛,後來太太在外工作賺錢、先生在家主持家務與照料孩子,那麼時間久了,就可能發生太太認為先生的觀念與思想跟不上潮流,容易有爭執的情形發生。他說,即便夫妻都可能因所處的環境不同,產生溝通的問題和障礙,更何況是親子。
所以即便孩子已經長大成人、結婚生子,潘懷宗仍是會花許多時間去瞭解孩子心裏的想法與想做的事情,從來不會覺得自己對孩子的瞭解已經足夠了。
因材施教 教養非千篇一律
對於三個孩子各自擁有不同的個性與特質,潘懷宗是如何教導孩子的呢?對此,他認為「因材施教」是教養的不二法門,每個孩子都需要不同的教養方式,並非千篇一律的以同一種方式來教育孩子。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本身就是個自我要求甚高的人,面對課業上的表現會得失心較重,父母就應該勸他盡力就好,不需把課業表現看得太嚴重,減低孩子對課業的焦慮感;但如果孩子不愛唸書,連基本學生的本分都沒有做到的話,父母就必須以較嚴肅的態度給予提醒,督促孩子正視學業的重要性。
教養自由派 當孩子的人生顧問
在孩子的心中,潘懷宗一直是個很好的人生顧問,當他們遇到問題時,總會主動來找他,希望聽取爸爸的意見或解決方式,而他也會想辦法給予幫助。潘懷宗說,自己是個教養自由派,不會主動去插手管孩子的事,喜歡給予孩子自由的發展空間。
「在教養上我通常沒什麼默認立場,我認為宇宙萬物應該讓它自然的運行,我所能提供孩子的,就是一個單純的環境,讓孩子去做他們應該做的事。」潘懷宗分享當孩子會主動來找他聊天,訴說生活點滴時,他會停下手邊的事專心聆聽;若孩子遇到不開心的事想要抒發,他則會在聽完孩子的說法後,給予一些中肯的建議,他十分享受這樣的親子相處過程。
他補充說,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時,必須花心思通盤瞭解事件的整體狀況,不能僅聽單方面的說詞,或是只瞭解事件的一部分就下判斷,這樣才能客觀、公正的解決問題。
維繫婚姻關係的祕訣
被問及維繫婚姻關係的祕訣,潘懷宗分享自己的人生哲學:「人必須要有中心思想,當你設定好目標,就會想辦法去達成這個目標,那麼過程中若有什麼困難,就會盡量想辦法解決。」潘懷宗以此說明,男女的婚姻關係是彼此共同的決定,既然如此就有責任與義務去維繫婚姻,所以夫妻平時相處若有爭執或不愉快,只要多溝通、忍讓,沒有什麼問題是不能解決的。
他也說,完全沒有隔閡與爭執的夫妻是少數;而成天吵架、各方面都合不來的夫妻亦是少數。大多數的夫妻關係都是有好有壞、時而吵架時而快樂,所以只要努力磨合出彼此適合的相處方式,維繫夫妻關係並非難事。
巧妙安排住處 婆媳和睦相處
聊及已步入婚姻的大兒子目前與奶奶比鄰而居,潘懷宗說這是他精心規畫的安排。他考量婆媳相處總有許多眉角,因此自己當初結婚時,為了替母親和太太都保留一些生活空間,特別選擇兩戶相鄰的住宅,讓婚後的自己仍能就近照顧母親,也緩解了一些婆媳相處的壓力。
潘懷宗直爽的說,婆媳間相處十分不容易,婆婆看媳婦總是沒有媽媽看女兒這麼貼心;而女兒通常也喜歡往娘家跑,畢竟在自己的原生家庭總是比較沒有壓力。所以他認為讓母親與太太不需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卻仍能就近相互照應,是十分明智的決定。
而當大兒子結婚成家後,他思索著該如何安排祖孫三代的生活,最後決定自己搬出去,讓小倆口與奶奶相鄰而居。潘懷宗說,這樣的安排真的很不錯,因為奶奶對自己的孫子與孫媳婦相當疼愛,住在隔壁不但能讓奶奶覺得有伴,也讓孫子、孫媳婦能就近照顧奶奶,有盡孝道的機會。
食品安全 觀念與時俱進
談到近來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家長們究竟該何去何從?潘懷宗提醒,飲食雖然重要,但在養生保健的觀念中,「吃」並非最重要的環節。潘懷宗所主張的養生六大招,依序分別為「無毒健康的生活環境」、「規律良好的生活作息與方式」、「維持快樂的心情」、「適當的運動」、「正確的飲食」、「定期完整不過當的健康檢查」,意即若要健康樂活,除了飲食之外,有更多維繫健康的重要觀念,需要受到人們所重視。
而不可否認的,孩童的飲食確實攸關成長發育,家長是否明瞭該如何提供孩子正確的飲食,對孩童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潘懷宗指出,科學研究已發現孩童何時開始吃固體食物,會影響其未來發生糖尿病的機率;而幼兒如何飲食也與過敏有關係。
潘懷宗語重心長的說,科學日新月異,時時在變,建議家長要隨時注意社會脈動,關注新聞事件並不斷的充實新知,才有能力替孩子把關飲食安全。
對醫藥、養生有精闢見解的潘懷宗,當切換到家庭教養話題時,自然流露的是充滿智慧與無限關懷的父愛,在平實的對談裡,處處蘊藏著寶貴的人生智慧,他沉穩、忠實的替孩子解惑人生的疑問,成為家庭中最穩固的精神支柱。(以上圖片來源:網路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