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領域的改革措施需三思而後行
【看中國2013年11月06日訊】有消息稱央行將在年底或明年年初推行銀行存款保險制度,允許銀行破產,如果破產,商業銀行不可能全部兌現儲戶存款。此制度一推,整個金融界再度沸騰。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幾乎沒有幾個有過中國經歷的美國銀行專家能和弗蘭克•紐曼匹敵。他曾擔任信孚銀行的首席執行官,美國財政部副財長,還在深圳發展銀行出任過五年首席執行官。
他說,「我是深發行1.5萬名員工中唯一的西方面孔,這是有意為之。」
在中國政府將於週末召開重要會議討論經濟策略之時,紐曼給出了這樣的建議:金融領域的一些改革措施需三思而後行。
紐曼現在是香港鵬睿金融諮詢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那銀行存款保險呢?用不著。「現在中國實行的是全額賠付的隱性的存款保險。」如果只對一部分數額的存款承保——銀行官員說最有可能是50萬——那麼富有的中國人可能會把他們的存款從更小的銀行撤出,然後放入中國的四大國有銀行中。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可能認為政府絕不會讓大銀行的存款承受損失。
「銀行存款可能會進一步造成資產的集中,」他表示。中國的大型國有銀行更倚重能源、交通、電力等領域的國有大型企業。讓國有大銀行的資金更加充足,這可能會有礙貸款多元化的這一計畫。
紐曼還警告稱,現在還難以斷定中國的存款人是把存款保險看做安全毯,還是將其看做政府願意讓存款人承受銀行危機打擊的標誌。如果是後者的話,混亂將隨之而來。
他指出,在一些財富管理產品出現損失時,深圳開發銀行就遭遇了擠兌局面。
「銀行客戶都不願接受現實,雖然他們簽署的文件上清楚寫明瞭財富管理產品不是銀行的產品。」
紐曼稱,最後該行和受損的存款人達成了一項協議,即這些存款人可以投資一項新的金融工具,而別人不能。
他還指出,另一份改革提議——存款利率的自由競爭——也有可能會事與願違,就像之前很多國家的情況一樣,包括美國。
在上世紀80和90年代,美國的數百個儲貸機構紛紛破產,這些機構為了贏得競爭紛紛給出一個比一個高的存款利率,並把存款投資於房地產項目。後來房地產項目難以為繼,銀行業隨之倒閉。最後,政府用納稅人的數千億美元來清理壞賬。
「我認為中國政府還需在很長時間裏一步一步慢慢放鬆對利率的管控,這樣銀行和市場才能調節自身並學習如何管理風險。」
紐曼同意中國經濟改革者的觀點,即中國的銀行領域需要更多競爭。他也同意應該向創新型的小公司提供更多貸款,而不只是大型國企。但他認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並不是把中國的銀行領域進一步向資本流動開放,與之相反,中國的金融體系需要改變其激勵機制。
「行業內的老做法就是在出現壞賬時找替罪羊。」他說,銀行業需要用另一種文化來取代老做法,即進行信用分析、引入新業務、並認識到一些貸款難免會出現損失。他還表示,紅利是很重要的,但銀行體制需作出改變,讓紅利和績效更明確地聯繫起來。
中國面臨的最大的經濟風險是制度問題,需要體制改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