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1月05日訊】核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究竟源於何朝何代尚無明確的史書記載,不過最早記載可見於宋朝中期,距今一千多年了。明朝時期,這門民間藝術頗為盛行,當時的平民百姓、達官貴人甚至皇親國戚對核雕都大為鍾情,皇宮裡還專門請有核雕高手,為達官貴人們彫刻桃核,作為項鏈墜和衣飾物。明熹宗朱由校本人不僅是核雕愛好者,而且也是個核雕創作者。
明朝核雕藝術達到了一個高峰,中學教材中美文《核舟記》就是記載了明朝王叔遠的核雕作品——核舟。在王叔遠彫刻的那枚「夜遊赤壁」核舟上有五人,鬚眉畢見,箬篷、窗、楫、壺、爐等應有盡有,船舷左右有窗8扇,開合靈巧,窗戶上淺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筆畫剛勁,字跡清晰。可以想見,當時這門民間工藝已達到怎樣登峰造極的地步。
到了清朝,核雕家輩出。乾隆年間,有一個叫塗世元的,就是當時著名的「神工鬼爺」核雕藝術家,他用桃核、橄欖核創作的核雕藝術品叫人讚嘆不已。兩次鴉片戰爭後,大清帝國的政治、經濟走向衰敗,許多核雕藝術家都紛紛離開京城這個民間藝術的中心,逃難他鄉,於是核雕藝術也開始走向低谷。
廣義上的核雕,是指以各種果核為載體而創作的藝術品,通常是桃核、李子核、杏核、橄欖核、核桃或者有一定硬度的其他果核;我國傳統的核雕通常是狹義的核雕,即是指以桃核為創作載體彫刻而成的藝術品。
核雕之所以能在我國民間工藝中獨成一系,獨樹一幟,不僅因為它歷史悠久,淵遠流長,而且是因為核雕這門工藝有著它自身的特點。首先是核雕創作載體的獨特性,它是以果核為創作原料,這一特點使它同玉琱、石雕、牙雕、根雕等彫刻藝術區別開來。其次,這門工藝創作的隨意性很小,創作人必須以豐富的想像將紊亂的果核紋理構思成型,核雕藝術創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果核紋理和形狀的限制。
而且核雕屬於微彫範疇。這門工藝與同是微刻的米刻、發刻又有區別。雕和刻的區別在於,前者至少是三維的,後者是一維的,所以米刻、發刻雖然是微刻,但那只是在平面上留下劃痕,而核雕至少是淺浮雕。核雕工藝的創作,真如《詩經·淇漁》詠唱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需要掌握浮雕、圓雕、透雕、線刻、磨製等技藝,創作上既需要有一定的寫實性,更需要有豐富的想像力。
而核雕的製作,除了要具備一般彫刻所需要的繪畫、書法以及彫刻基礎之外,還要有特選的材料、特製的刀具、特別的眼力、特有的指功、特別的毅力和獨特的構思。要選擇比較肥厚,而且可彫刻的凸起面積較大的桃核,這樣可為後面的創作提供更大的創作空間。要有合適稱手的彫刻工具,根據不同的用途,刀具也有長短粗細之分,刀口分平的、圓的、斜的、尖的、三角的、帶鉤的等等多種形狀。對手臂、手腕、手指的力氣和手指頭感覺的靈敏能力也有很高要求。核雕這門工藝屬於功夫活兒,心浮氣躁是做不出來的,桃核又小又硬,彫刻時,手指難免會被刀具剉傷,這就更需要有堅韌的毅力,否則只能半途而廢。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