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明上河圖看中醫
【看中國2013年10月21日訊】《清明上河圖》是宋代畫家張擇端所作,反映宋朝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清明節繁榮景象的名畫。後世有不少畫家臨摹、複製,較有名的是清代畫院陳枚、孫祜、金昆等畫家合作的複製品。《清明上河圖》 中有不少反映宋代醫藥事業的真實描繪。畫中的四眼井旁,有一家臨街的店舖,門上高懸「趙太丞家」的橫匾,門旁的對聯一聯被一個高大的招牌擋住,另一聯直書「五勞六損」,招牌上寫著「治酒所傷真方集香丸」,其旁邊的幡上還可見到「口理小兒貧不計利」的字樣,室內有一櫃臺,旁邊一醫者正聚精會神地給一婦人懷中的小孩診病。
「丞」是宋代太府寺所屬的具有商業性質的醫藥機構——藥局中的官名,兼管醫藥。「五勞六損」是一般內傷外感病的統稱,依據畫面,這個趙太丞大概是位擅長兒科、內科的醫官。他熱心行醫,注重醫德,深明「醫乃仁術」,故才能做到「貧不計利」。
畫中另一臨街小店,門旁掛著「專門接骨」的招牌,其上有一個醒目的」十」字,這在當時表示什麼還有待考證。門前的街道上,有人背著一個大漢正在向行人詢問,行人指著這個「專門接骨」的小屋,顯然是在給求醫者指點就醫處所。在畫中,街道僻靜處的一個小院的門旁寫著「祝由科」幾個字。「祝由」是古代祈禱治病方法的名稱。最早見於《內經》,後世稱用咒符祛病的為祝由科。它有濃厚的道教色彩,也藉助於一些藥物進行治療。由圖可見祝由科在當時是正式為政府所承認的。元代太醫院分十三科,其中有祝由科,元代以後,就漸漸只流行於民間了。
由「人參,本堂葵兌川廣地道藥材」可知道宋代藥店除賣藥外,還兼營藥物中轉、兌藥材,促進南北方藥材交換和流通。也可見當時在對待藥物品質上,講究藥材地道,注重產地選擇,四川、兩廣的藥材以質好、量多而聞名於世,至今仍為醫藥界公認。圖中還畫一藥店夥計端坐凳上,腳踩碾槽,此類工具在現今的中藥房中仍然是必備的常用工具。在我國歷史上,宋代是醫藥事業比較發達興旺的時期,《清明上河圖》上關於醫療和藥材情況的描繪,為後人提供了生動的、難得的形象資料。
《清明上河圖》還反映了中藥的經營情況。圖中接骨醫家屋旁,有「家大口堂」藥店,門前招牌上大書「本堂法制應症藥劑」幾個大字,店內有兩個人站櫃臺外,門前停著一輛車,一個人從車上搬著什麼,可能是剛進的藥材吧。由清代畫院本上還可見到「人參,本堂葵兌川廣地道藥材」等,從這些圖中,可以看出宋代醫療和藥材經營是在同一機構中,醫生多為坐堂應診。還可以看出宋朝政府對藥鋪炮製熟藥、成藥的成分、劑量,炮製方法有一些規定,各藥店必須依「法」來炮製藥材,配製成藥,這一措施,不僅可以保證藥物品質,而且由於這些規定的廣泛推行,也使許多行之有效的前代方書和民間驗方得到推廣。醫家、病人學得了必要的醫藥知識,在普及醫藥知識,發展醫藥事業等方面,起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清明上河圖》反映的醫事活動說明宋代醫療事業已相當發達,在掛牌行醫的職業醫生中,有官醫,也有民間醫生。分科漸趨精細,僅圖中就可以看到有內科、兒科、骨傷科、祝由科,而且從「貧不計利」看出,對醫生醫德有要求,崇尚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