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富豪套現脫身,為何「機構」甘當冤大頭?
【看中國2013年10月15日訊】 我必須承認,從上週三美聯儲副主席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獲得下任美聯儲主席提名開始,我就開始一個勁地搖頭晃腦,脖子酸疼得要緊。我這種反應倒不是衝著提名本身,那本來就沒什麼意外,而是源於投資者對提名消息的回應。投資者大多支持這項提名,因為提名耶倫意味著現任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引導美國走向復甦的政策會延續不變。問題在於怎樣定義「復甦」,目前這輪經濟復甦的速度,是二戰後美國歷次衰退後的復甦中最為緩慢的。假如我們能夠肯定這樣一種復甦還不及正常水平,那麼按簡單的邏輯推斷,伯南克的政策就沒那麼成功。可你別指望能輕易說服一些投資者相信這種結論,他們寧可相信神話,也不信事實。我估計,原因在於伯南克的決策對股市和投資者都是利好,對經濟反而效果沒那麼好。
無論怎樣,如此現狀都讓我想到,機構投資以及與之伴隨的集體思維是何等頻繁地製造出愚蠢投資的。在此,我所說的機構投資,不僅是指機構投資者,還有那些並非由所有者(那些對某家公司大量投資的人)經營的公開上市公司。這些「機構」通常是以短期業績來作為考評標準(對很多機構投資者來說不足三個月,對上市公司來說未滿一年)。這當然不可避免地產生羊群心理,並作出愚蠢的投資決策:追蹤最新的「熱門」趨勢,為追逐短期盈利增長而高價收購企業,為了在短期內提高每股收益和增加管理層的薪酬而回購股份等行動。毫無意外,這樣做的結果是導致自身業績被其他同行拉開差距。
這又讓我聯想到數起在香港發生的大型並購(M&A)交易。以前我就介紹過好幾位香港億萬富豪怎樣通過IPO來變相賣掉自己手裡的不動產,這等於給房地產領域的投資者發出了明顯的警告信號。如今,為募集資金購買股價重挫的歐洲企業,亞洲首富李嘉誠正在拋售多項位於的香港資產。四家香港的家族銀行之中,有兩家銀行在掛牌出售自己的業務。
顯然,一些掌握內情的香港大亨要想盡辦法脫身,因為他們發現資產的估值水平已經虛高,可本地區的增長前景卻越來越黯淡。猜猜誰可能是買家?
當然是機構,也可稱為機構投資者。這些投資者無疑對香港有所瞭解,但是卻不瞭解李嘉誠和他的家族拋售的那些資產!
今天,本欄目會對這些大宗並購交易展開一番探討,解釋機構急於參與交易的原因,以及散戶應吸取的教訓。
瞭解內情的香港富豪瘋狂甩賣
對於李嘉誠來說, 「超人」這個外號再合適他不過。他不但證明自己是一位精明的商人,而且能在85歲高齡寶刀未老。
李嘉誠在中國大陸出生,據外界所知,全家是為了逃難才搬到香港定居。由於父親去世,他15歲那年就輟學,去一家做塑料生意的公司工作。存夠錢之後,李嘉誠自己開了一家公司生產塑料產品。此後,他又將生意拓展到房地產領域,最終於1972年讓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Cheung Kong Holdings)公開上市。
然而,使李嘉誠名聲大振的是他在1979年從匯豐銀行手中買下了和記黃埔(Hutchison Whampoa)。這宗收購締造出一個龐大的企業集團,旗下公司經營港口、電力、零售和房產開發,業務遍佈香港乃至世界各地。
時至今日,李嘉誠已是亞洲首富,也是全球排名第8的巨富,個人資產價值接近310億美元。此外,他還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集裝箱碼頭經營者。
最近與李嘉誠有關的一則大新聞是,他要出售名下一系列價值連城的香港及大陸資產,包括:
• 拆分醫藥連鎖集團屈臣氏(A.S. Watson)並上市募集100億美元,上市後的公司,大眾投資者將持有25%的股份,總市值達400億美元。屈臣氏與曼寧是壟斷香港醫藥市場的兩大霸主。
• 作價約39億美元出售香港超市經營商百佳(ParknShop)。百佳與惠康(Wellcome)為香港超市界的兩大壟斷巨頭。
• 拆分電力運營商香港電燈有限公司(Hongkong Electric,「港燈」),募集49億美元。港燈是當地兩大發電企業之一。
• 在中國大陸——廣州、上海和深圳三地的寫字樓物業也已在出售。
李嘉誠拆售這些資產的目的是為了籌措資金,用於收購股價重挫的歐洲電信企業。2011年以來,他利用歐洲債務危機將四家當地電信企業收入囊中,總計成本40億美元。現在,他想進一步行動。
但李嘉誠不是唯一一個在拋售香港資產的富豪。兩家家族所有的香港銀行——永亨銀行(Wing Hang Bank)和創興銀行(Chong Hing Bank),雙雙掛牌出售。前者市值接近45億美元,後者為18.5億美元。
同時,還有多家香港大型房地產公司在售賣資產,其中有:
•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New World Development)。該公司計畫安排旗下部分酒店公開上市,預計IPO募資規模為10億美元。
• 鷹君集團有限公司(Great Eagle Holdings)將旗下朗廷酒店信託(Langham Hotel Trust)於今年5月底在香港上市,IPO融資5.49億美元。
• 因今年6月香港股市震盪,合和實業有限公司(Hopewell Holdings)撤銷了旗下香港房產機構原定當月募股7.8億美元的IPO。可能很快就會重新啟動上市。
大甩賣背後的理由
有個問題顯而易見:為什麼香港最富有的名流如今要甩賣資產?李嘉誠提到過自己售賣資產背後可能存在哪些理由。今年他警告香港住宅房產的投資者,鑒於政府決心穩定房價,所以不要期望今後得到太多的回報。在他這番警告之後,香港特區政府推出了六項措施,力圖減慢房價上漲的速度。
關於上海自由貿易區(自貿區)對香港的威脅,李嘉誠也令人難以置信的坦白表態。在自貿區,人民幣兌換可能會更自由,也會實行利率自由化,並放鬆對境外投資的管制。
李嘉誠指出,大陸發展自貿區將「嚴重影響香港」,香港需要增強競爭力,以確保不在競爭中落敗。
或許你還可以找到其他一些香港內部人士拋售資產的理由。比如,美國可能削減貨幣刺激規模對香港無疑是個威脅。香港是美國實行量化寬鬆和低利率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渴望獲得高收益的西方投資者大量湧入香港這樣的成長型市場,風風火火地直奔那裡的房地產和其他資產市場而去。例如,香港每平方英尺的住宅價格如今高居全球第一,房租收益率只勉強超過3%。一旦美國縮減刺激規模,香港這一切形勢都可能急劇逆轉。
另外,大陸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及其對香港的影響也是一種威脅。香港不僅是美國刺激政策的受益者,也因為中國的刺激而受益。隨著中國的信貸泡沫逐漸破滅,香港因此可能受到嚴重衝擊。不必說,中國人已經是香港房地產、零售、旅遊、醫療保健等產業的重要顧客。
最後,資產估值水平虛高很可能也是促使香港富豪出售資產的原因之一。比如永亨銀行的售價可能達到賬面價值(淨資產價值)的3倍。可這家銀行2012年的股本回報率(ROE)僅有9.9%。簡單說,一位潛在買家理論上可能只能得到3.3%的年回報(9.9%的ROB除以3倍的賬面值)。如果有這樣的生意,我也情願做個賣家……
為什麼機構要購買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哪些機構可能買那些資產,為什麼他們要入手?據報導,有三家公司有意向收購百佳,它們是:中國的華潤創業有限公司(China Resources Enterprise)、日本永旺集團(Aeon)和澳大利亞伍爾沃斯公司(Woolworths)。至於永亨銀行,澳大利亞的澳新銀行(ANZ)被視為潛在買家中的領跑者。而對於創興銀行,中國大型國有企業集團越秀集團(Yue Xiu Group)有意購買。
潛在買家還有以下不少共同點:
1、 所有這些機構的經營者都不是所有者,即運營它們的人並沒有投入大量自己的財富。這意味著,這類企業的首席執行官所冒的風險,換做是那些作本身擁有企業的經理人的話,是不會去冒的。因為如果有損失的話,前一種人不心疼。
2、 幾乎所有的機構買家都是上市公司。越秀集團沒有上市,但它的子公司是上市企業。這意味著,大多數這類企業都承受著股東的壓力,所以短期內要讓股東看到業績。並購常被視為提高盈利(並非回報)和股價的簡易方法。
3、 許多企業渴望增長,急於尋求增長點,振奮投資者的熱情。香港和大陸依然流傳著一些最激動人心的成長故事,至少在許多機構看來,它們還讓人興奮不已。我們要正視這點。
至於李嘉誠拆分的屈臣氏和港燈,在兩家企業即將到來的IPO期間,機構投資者會是出資的主力。許多這類投資者也並非是由所有者在經營。即便他們在提升短期業績問題上面臨的壓力不比上市公司更大,那也相差無幾。絕大多數機構投資者都要按月接受業績考核。他們知道,如果業績不佳,自己的飯碗就難保了。
可以想像,這樣的做法無助於做出合理的長期投資決策,但很可以解釋為何機構投資者可能參與香港市場的IPO。這些投資者先等待企業IPO後股價短期高漲,然後再減持或者全部拋售。總之,採取一切可以短期內提升業績的行動……
散戶的重要教訓
綜上所述,歸納了以下部分散戶應吸取的重要教訓:
機構行動起來一哄而上,投資常犯傻。要避免盲目追隨機構而動。事實上,要是反機構之道而行之,反而可能會有收穫。
別像不少機構那樣沉溺於時下的熱門投資趨勢。機構不得不追求短期業績,往往沒過多久就轉而追逐下一個熱點主題,這對他們自身有害無利。作為散戶,你沒有機構那種短期的業績壓力,所以,你就擁有了勝過機構的巨大優勢。要善用自身優勢。
最後,要牢記,價格是關鍵。機構市場忽略這點,可你不該忽視。
選一家由東家自己在經營企業或資產,做它的小股東或是大股東,等待有一天它被賣給叫做「機構」的冤大頭。這就是你可以真正發財致富的門道。不妨看看香港那幾家正在叫價出售的家族銀行,問問他們的股東就知道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