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報吹牛超「大躍進」 畝產糧食30萬斤

【看中國2013年10月05日訊】當年《人民日報》為「超英趕美」登載畝產小麥逾2000斤的浮誇報導,為大飢荒前的大躍進運動輿論造勢。今天為給中共「十一」獻禮,《解放軍報》報導的濟南軍區放出令人乍舌的畝產糧食30萬斤,已經將前者遠遠的拋在了後面。 

為給「十一」獻禮,《解放軍報》報導的濟南軍區放出令人乍舌的畝產糧食30萬斤

9月30日,《人民網》以「挑戰鹽鹼沙地,10年治荒40餘萬畝」為題轉載《解放軍報》的報導稱,濟南軍區黃河三角洲農副業基地10多年來累計改造沙地、荒地、鹽鹼地40餘萬畝,每年為軍區部隊供應糧食6000餘萬噸、無公害果品5000餘萬噸。

該基地地處黃河入海處,土地鹽鹼化。引述基地官員話說,該基地官兵在輕度鹽鹼地建立2萬畝輪作區、5萬畝秸稈還田區、2萬畝配方施肥區,改造中度鹽鹼地5萬畝,在荒鹼澇窪地上建起了10萬畝人工濕地,使過去的不毛之地成為「大糧倉」。

有民眾對此報導做了推算:「濟南軍區10多年累計改造40餘萬畝,每年為軍區供糧食6000餘萬噸、無公害果品5000餘萬噸。算下來,每畝地年供應軍糧150噸即30萬斤。比大躍進時的《人民日報》牛多了!」

——據2012年11月《新華網》的報導,統計局發布關於2012年糧食產量數據的公告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糧食總產量58957萬噸(11791億斤)。值得驚訝的是,僅僅一個濟南軍區開荒種田的糧食總產量已佔去年整個中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

在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中,各地浮誇風盛行,虛報誇大宣傳糧食產量,這些上報虛假「小麥衛星」、「水稻衛星」等在各行各業中發生的類似行為被統一稱之為「放衛星」。


附﹕解放軍報原文  2013年09月30日

過去「春風飛沙遮人面,秋雨三日又汪洋」,如今「只聽風聲響,不見塵土揚」,「農田不施 肥,果樹不打藥」。濟南軍區黃河三角洲農副業基地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堅持開展生態修復工程,10多年來累計改造沙地、荒地、鹽鹼地40餘萬畝, 每年為軍區部隊供應糧食6000餘萬噸、無公害果品5000餘萬噸。

該基地地處黃河入海處,土地鹽鹼化歷來是個「老大難」。基地主任宋春友 介紹說,為改善環境、修復生態,官兵們打了一場防風治荒硬仗,修水庫、疏河道、植綠林,並藉助現代農業科學種植模式,在輕度鹽鹼地建立2萬畝輪作區、5萬 畝秸稈還田區、2萬畝配方施肥區,種養結合,培肥地力,以此提升土壤養分含量,實現酸鹼平衡。他們引進紫花苜蓿等多個牧草品種,改善土層結構、增加土壤有 機質含量,成功改造中度鹽鹼地5萬畝,還挖溝修渠,引水種植蘆葦,在荒鹼澇窪地上建起了10萬畝人工濕地。在基地官兵的努力下,過去的不毛之地不僅成為穩 定的「大糧倉」,還成了當地的一大勝景——濕地內除毛蟹、野鴨等10多個本地物種外,還吸引了丹頂鶴、天鵝、白鷺等珍稀鳥類在此棲息,形成了「沙鷗翔集, 錦鱗游泳」的美麗景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華靜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