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武為何引起國際公憤?(圖)


敘利亞大馬士革郊外居民區8月21日遭化武攻擊,震驚世界。

【看中國2013年09月13日訊】敘利亞大馬士革郊外居民區8月21日遭化武攻擊,震驚世界

敘利亞大馬士革郊外居民區8月21日遭化武攻擊,震驚世界。

敘利亞大馬士革郊外居民區8月21日遭化武攻擊,震驚世界。現在3個星期已經過去了。

然而一些人要問:敘利亞衝突已導致10萬人喪生,許多人死狀極其悲慘,那麼使用化武就更恐怖嗎?

的確,早在化武攻擊事件之前,敘利亞發生的暴行花樣有增無減,包括對居民區狂轟濫炸,自殺炸彈攻擊,砍頭,致命酷刑,甚至向學校操場投擲凝固汽油彈。那麼,為什麼化武問題卻引起這麼大驚恐?

第一次世界大戰遺毒

設在英國的機構Article 36的宗旨是防止某些武器造成不能令人接受的傷害。該組織的武器監督員托馬斯·納什說,「化學武器是不能讓人接受的。但是我要說,同樣不能讓人接受的是,用爆炸式武器轟炸人們居住的地方。」

他說,「我認為我們必須記住,准許使用何種武器的所有相關規定都是達到目的的手段。它們是為了減輕和防止我們看到的人道痛苦。它適用於集束彈,燃燒彈,在人口稠密區使用爆炸性武器以及化學武器。」

但是化學武器特別恐怖,因為毒氣通常是看不到,任何地方都無法躲藏,而且致死過程極其痛苦。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壕裡發生毒氣攻擊,那種恐怖景象應當驚醒世人:「絕不能重演。」

但是1925年《日內瓦公約》限制使用生化武器之前,英國政府批准對伊拉克和阿富汗造反部落動用毒氣。

歷史學家說,當時在伊拉克北部使用了芥子毒氣。

德國納粹在集中營對猶太人和其他受害者大規模使用齊克隆B(Zyklon B)毒氣。

日本1930年代對中國人動用毒氣,如今仍在花錢進行清理。二戰中墨索里尼在非洲使用過毒氣。 埃及空軍1967年在葉門動用過毒氣。

越戰期間,美國在東南亞叢林地帶大片地區噴灑橙劑(脫葉劑),導致數千人喪生。

但是在伊拉克北部城鎮哈拉布賈發生的化武攻擊則是登峰造極。1988年3月,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下令對伊拉克北部一座庫爾德人城鎮施放芥子和神經毒氣,即刻奪走五千人性命。

奇蹟生還

海德爾當時11歲。轟炸開始時,他和家人馬上鑽進地窖。海德爾告訴我,一開始落下的是常規炸彈。然後他們嗅到奇怪的水果味和大蒜味。他們立刻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們嗅到這個味道時,特別是我爸我媽嗅到這些味道時,我們知道那是化學武器。接著,他們大叫和大哭起來。當時非常恐怖,因為化學武器完全不像其他炸彈。其他炸彈,你可以躲起來,藏在地窖或山裡,可是化學的東西和空氣混在一起,你藏都藏不了。」

「當我媽明白那是化學武器後,她跑進樓上的廚房,抓了幾條毛巾,拎了一桶水。她說,趕快用毛巾蓋住臉,防止灼傷,因為毒氣會灼傷皮膚,讓人失明。」

海德爾的母親和他的一個兄弟跑出屋外,尋找跑到外面的一個男孩。

他們發現他倒在地上早已斷氣。他媽剛回到地窖沒多久也因毒氣作用而喪命。那一天,海德爾失去了父親、母親、唯一的姐姐、兩個兄弟和一個表親。

他說,「我能活著,這真實奇蹟,地窖中35個人,只有我和我的一個朋友活了下來。」

海德爾說,他在地窖裡與死屍一起熬了3天,沒吃的,沒喝的,沒有電。他中毒非常嚴重,完全失明,皮膚灼傷,失去意識。

哈拉布賈的恐怖景象或大馬士革郊外的化武攻擊是否會重演?正是這種擔心促使國際社會行動起來。

前化武檢查官佈雷頓·格頓上校擔心,大馬士革郊外上月發生的化武攻擊事件可能成為先例,導致未來發生更糟糕的事情。

他說「我認為要緊的是未來發生化武攻擊的可能性。在8月21日的攻擊中,可能使用了100或200利特爾的沙林。我們認為他(阿薩德總統)還有400到1000頓沙林,一旦使用,可奪命無數。因此,我們要提防的是未來發生化武攻擊的可能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