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企「黑洞」:承包招標均有尋租空間
【看中國2013年09月06日訊】中石油系統多名前任高管因涉嫌違紀接受組織調查一事,在為企業管理者們敲響警鐘的同時,也令石油系統存在的油田承包及採購招標「黑洞」漸漸浮出水面。
近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兵分兩路,前往中石油集團下屬最重要的兩個二級公司——大慶油田、長慶油田,瞭解油田承包、供應商及工程招標等情況。事實上,此次落馬的兩名中石油前高管王永春和冉新權,也分別是兩大油田曾經的一把手。
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石油產業上中下游基本都為央企主導,這種格局的初衷是為保障戰略性資源的穩定,卻又為管理者帶來了尋租及權錢交易的空間。特別是在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超過50%,經濟發展急需油氣增產添磚加瓦的背景下,石油企業吸引民資合作,開放部分業務的做法為利益輸送創造了條件。
在梳理出部分中石油旗下公司在承包及採購等領域的生態系統後,這一「黑金」行業的秘密開始隱約浮現。
油田對外承包現狀
在上游勘探與開發的油田領域,油田的對外承包一般分為幾種情況:一是長慶油田模式,將部分油田的相關工程放給民營企業。
本報曾報導過,長慶油田在2008年時擔負起建設5000萬噸大油氣田的重任,而這一大規模的勘探和產能建設,可能需要近千臺鑽機、數百支鑽井隊、投入上百億元。不過,長慶油田依靠市場機制向社會開放油氣田的產能建設市場,引入社會鑽井、試油等工程隊伍。
「這一做法不乏會存在用哪支隊伍,不用哪支隊伍的問題。」一名曾在石油領域工作過的王姓人士對記者說,畢竟民營隊伍想進入長慶油田施工,不僅需要相應資質,可能也要一定人脈,其中有暗生腐敗的可能。
本報記者在西安當地(長慶油田總部)採訪時,也瞭解到部分普通員工的想法,他們認為油氣工程外包中存在「貓膩」。本報記者也聯繫了中石油長慶油田副處級別以上的三名領導,其中兩人稱最近為保障即將到來的用氣高峰正在基層調研,另一人則乾脆不接電話。
在油田承包中,第二種模式則是:將低品位的油井開放給個人或民企。有大慶油田內部人士也向本報記者證實,一些油井的原油品位下降後,的確會轉包給其他民營企業,「很多年之前就開始與民營企業合作開發,但量很小。」
該人士解釋稱,當時有些油井的開採成本很高,技術、人員在某些時候需要合作,「國企和民企各有不同,有可能你開採是無效的,其他企業就是有效開採,這部分油田就需要合作開發。」
事實上,在中石油的部分油田子公司中,還存在另一種承包情況:有些小的三產單位會拿到日產量很低的廢井,或產量相對不穩定的油井。但這些油井依然具有價值,因而這些油田子公司就會將這類油井交給私人或民企合作開發。而這種情況,並非是中石油集團一家獨有,也會出現在其他油氣集團的下屬油田公司中。
通常,三產公司可能會與油田公司訂立一種合同,合同規定每年三產公司該向油井公司上交多少利潤,而剩餘利潤則可能由三產單位的人員內部分享。
但是,有些三產公司的負責人則以老闆自居,不排除會將這種油田向外分包,從而導致自己職工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一名長慶油田內部人士昨日告訴本報記者,這次中石油窩案的調查,可能未必會對油田對外開放工程隊伍、參與增產的方式帶來什麼大的變化,但很可能「對一些固定資產變相轉到了私人手裡的問題」予以改革。言下之意,指的可能是這樣的三產公司合作模式。
採購招標問題多
除了油井承包花樣多之外,石油行業內的工程及採購招標內幕也不少。
其一是層層轉包中發生的問題。
由於中石油每年的勘探、開發投資都達到數千億元,因此中石油要建設的工程項目也不少。中石油下屬的油田分公司,會先把一個項目派給同集團的關聯工程公司,而該工程公司又層層轉包至個人,其中不乏內部利益存在。
第二種問題,則是在公開的招標過程中隱藏著一些「秘密」。
如石油企業一般都會對一些即將開建的工程項目進行選標,但有些投標單位居然可以在投標書並不完整或資質不夠的情況下,反而中標。
如果石油企業相關部門對這類中標過程嚴格監控和核查,那麼其中的問題就會暴露出來。可如果石油公司聽之任之,那麼內部利益的輸送,可能就會繼續下去。
對於這種石油內部的採購「內幕」,一名北京商人向本報記者提供了一定線索。他剛忙完手裡的工作,匆匆從北京飛往大慶。大慶不是他的故鄉,但是去大慶比回故鄉的次數還多。「這次過來想跟各處打聽一下,認清現在是什麼局勢,看看(中石油)人事震盪對生意有無影響。」
這名供應商在大慶油田從事了十多年的鑽井設備供應,對大慶油田,特別是大慶油田物資公司甚為熟悉。因現在所有大慶油田的設備採購權都回收到物資公司這一層級,施工隊等真正的設備使用者,只擁有建議或提名的權力。
對於招投標,這名供應商有自己的看法。「大慶石油對設備要求的專業性確實很強。」他說,「用招標的辦法也不見得是好事。即使所有的採購項目全部招標,中標的還是這幾家。我們曾遇到過不止一次,一個項目放出來,就一兩家企業來競標。設備的專業性太強,很多其他企業的同類產品根本不符合招標項目的參數要求。」
參數要求,在上述人士看來對招投標的影響很大。如果某一個參數要求剛好只有一種產品可以滿足,中標的可能性就極大。而這個參數要求的提供者,一般而言是物資公司或者設備的實際使用者。對於可寬可收的幅度,「中間的就是‘潛規則’。」
這一觀點印證了中石油西南某公司在職人員的說法。在記者問及投標一事時,對方直言不諱地稱:「中標的大多是關係戶,投標這東西很虛假的。」
上述供應商對「關係戶」則有另一種解釋:「關係戶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習慣,比如很多中年人手機用習慣了,換了新的反而不習慣了。」事實上,此次中石油人事地震,對其所在公司的具體項目沒有直接影響,已經簽下的合同會按照既定的計畫來安排。對於正在談的有意向的單子,「恐怕口子會收得緊一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