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 他們為什麼沒有?(圖)
【看中國2013年09月04日訊】近兩天,當多數學齡兒童背著書包走進校園時,安陽市區的十幾個孩子卻因父母是外來務工人員、沒有繳納養老保險金而被擋在了學校大門外。
養老保險和孩子上學有何直接關係?孩子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如何保障?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報名現場】
孩子無法上學,父親失聲痛哭
「有十幾個孩子上不了學,你們來看看吧。」前日上午,本報熱線接到群眾求助,稱有一二十個進城務工人員領著孩子在高新區管委會門口,因為孩子上學的問題與工作人員發生了爭執。
記者趕到現場後,很快被十幾名父母圍住。「我們就想給孩子找個學校上。」來自滑縣的孟月情緒激動地說,他和妻子在安陽打工七八年了,目前租住在高新區一居民小區。8月21日,孟月帶著兒子到高新區銀杏小學報名後,便在家等待入學通知書。
「我們都拿到報名號了,卻一直等不來通知書,後來去學校找了3次,但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說法。今天眼看人家的孩子都上學去了,咱家孩子卻還沒有著落,這才來這裡反映情況……」說到激動處,孟月竟失聲痛哭,「一直回家等也不是個事兒啊,為這事我們前前後後跑了十來天了,晚上也睡不著覺,覺得對不起孩子。」
隨後,記者在安陽市教育局出臺的安教基一【2013】268號《關於進一步規範市區2013年小學招生有關工作的通知》文件中看到,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市區申請接受義務教育階段小學教育的,監護人需持有「用人單位近期給其繳納的連續三個月以上的養老保險金證明」。原來,是這一規定將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擋在了校門外。
和孟月的情況類似,其他的十幾個家長都在市裡打工好幾年了,廠裡都不給交養老保險。「父母交不交養老保險跟孩子上學有啥直接關係?學校為啥剝奪孩子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不管咋說,先讓孩子上學是關鍵,不行養老保險我們以後補交。」家長們議論紛紛。
【記者調查】
市教育局出新規,「繳納養老保險」成門檻
「這些家長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想在這個轄區上學,可提供不了相關材料。」高新區教育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稱,這是今年市教育局的規定,「我們也是嚴格按照市裡的招生方案和規定執行」。
如果在市裡打零工或做小買賣,沒有用工單位,也沒有簽訂正式勞動合同,更沒有繳納過養老保險,這些人的孩子該如何上學?對此,該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搖頭表示:「具體咋解決真不知道。」
隨後,記者和家長們一同來到高新區銀杏小學南校區,得知校方「已經把他們提供的證明材料拿去審查了」。
【教育部門】
縣區大量生源流入城市,市區接納能力已飽和
那麼,教育部門為何要出臺這樣的政策、他們的初衷是什麼?昨日下午5時35分,記者電話聯繫了安陽市教育局基礎教育一科科長唐波。
唐波說,出現這樣的事情,她心裏也不是滋味,但作為教育局,要從全局考慮,為更多孩子的學習環境著想。「現在許多人並不在安陽市區務工,就是想讓孩子到市區上學。好多家長看見別人的孩子到市裡上學,就比著來。而且這樣的家長還不是少數」。
唐波坦言,出臺這一規定,是為了限制縣區大量生源進入城市,造成生源不均衡。「近幾年外來務工人員大量流入城市,市區小學的接納能力已達到飽和,如果周邊縣區的學生無限制進入,市區學校將會‘崩盤’,老師都講不成課,對市區的學生也不公平。」
因此,新生入學採取了勞動部門對務工人員的認定標準:在本城市工作半年以上,並繳納「五險」。通過限制,一是分別真假外來務工人員,二是對孩子負責,只有家長工作穩定,孩子才能有穩定的學習環境。
對於這一規定是否剝奪了部分孩子的受教育權,唐波解釋說,國家規定義務教育階段是戶口所在地的縣區解決,而不是都集中到城市中來。省政府還專門出臺有一份工作意見,明確規定:「對無用工單位或營業執照的其他務工人員,需提供就業證明材料及其識別辦法,由流入地縣級教育部門會同當地有關部門確定。」
唐波說,他們制定這一限定政策時,參考了全國及省內的其他城市的經驗,但各地的具體內容並不一樣,都是根據城市的實際情況制定的,「今年安陽是第一年制定政策,或許會有不如意的地方,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爭取讓所有符合要求的孩子有學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