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8月24日訊】在坦尚尼亞,中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來自中國的假冒偽劣產品也四處氾濫。儘管很多當地居民對中國商販恨之入骨,但「中國製造」仍然活躍在市場的每一個角落。
達累斯薩拉姆的超市海報上滿是漢字,中國在這個東非國家的影響力可見一斑。在距離市中心僅一箭之遙的卡裡阿庫商業區幾乎每個人都在說,中國商販正將這裡變成"唐人街"。
"現實是殘酷的。我們中的大多數沒有能力與更聰明的外國商人競爭,這眾所周知。政府應保護我們",卡裡阿庫的商人辛巴(Zuwena Simba)這樣說。
不過中國商人可不這麼想。一名中國花販告訴記者:"我非常自豪可以來到這裡,這是唯一又可以賺錢、又可以展示自己文化的機會。我們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實力。"
非法經營
達累斯薩拉姆市政部門估計,目前有10萬多外國人在該市非法工作。儘管工業貿易部沒有確切的數字,不過人們認為每年有數千名中國商人來這裡做生意。商人們什麼都賣,從廚房用具、紡織品到電子產品、藥材,手機,雨傘和傳統醫學,幾乎活躍在市場的每一個角落。
不過工業貿易部表示,大多數中國商販都屬於無證非法經營,並沒有達到這裡10萬美元的投資門檻。根據1997年投資法,有投資意向的外國人必須在坦尚尼亞投資中心存入最少10萬美元,以獲得商業投資資格。投資中心發展投資部門負責人納利(John Mnali)稱,如果投資者被證實沒有按其營業執照上的說明從事商業活動,將會受到法律制裁。
假冒偽劣 氾濫市場
相關部門同時表示,中國商人帶來了大量的假冒偽劣產品。據坦尚尼亞工業聯合會估計,假冒產品給該國國內生產總值帶來的損失高達20%。
在卡裡阿庫賣窗簾的鄭沖(音)反駁了來自中國的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擠走當地生意人的說法。他表示,市場運作遵循的是供需原則。"我們並沒有犯法,我們只是做生意的,任何人都沒有理由怨恨我們。"
話雖這麼說,但如果步行穿過市場,就會發現假冒偽劣的錄音機、手機、家電甚至是藥品,隨處可見。對此,坦尚尼亞標檢局的資深質檢人員拉薩羅(Lazaro Msasalaga)說,"進口不合格產品和假冒產品無疑是我國當前的一個大問題"。
拉薩羅表示,儘管坦尚尼亞盡力遏制這些產品的銷售,但由於公共意識的缺乏,資源的不足和有關部門間的協調不力,使得努力難見成效。"我們需要一個能加強海關管控、杜絕這種非法行為的共同辦法。"
政府管控不利
2003年的坦尚尼亞公平競爭法規定,任何人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都屬於刑事犯罪。不過分析人士認為,儘管政府頒布了相關法律,但這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專業從事商業法的法律顧問楚瓦(Goodluck Chuwa)說,該國需要一個全面系統的法律來解決該問題。國家應該委任一獨立監管機構,檢查此類產品的進口。"事實上,每個人都受到了這些產品的影響。如果沒有專門針對這類產品的法律,我們無法阻止它們進入市場。"
弱肉強食的市場
兩年前,產業貿易部曾對中國商販發出30天的最後通牒,指責他們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勒令他們離開達累斯薩拉姆街頭。然而威脅後就沒有了下文。
觀察人士稱,由於坦尚尼亞缺乏保護本土中小型企業的機制,外國競爭很容易就將該國貿易商擠出市場。對此達累斯薩拉姆大學的經濟學家姆宗貝(Honesty Ngowi)持不同看法。「這是一場艱難的比賽,沒有弱者的位置……如果認為自己實力不足,就應該讓位給強者。」
姆宗貝表示,面對著龐大的人口和遞減的資源,中國政府大力鼓勵國民前往國外投資。"大部分的商人有自己的目標。他們會竭盡所能來賺錢養家,同時也間接地為中國經濟發展作貢獻。"
姆宗貝同時指出,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不僅侵害了知識產權,也對經濟和社會結構有負面影響。"如果不小心行事,我們最終將成為失敗者。中國商人已經將第三世界國家當作是他們滯銷的商品的大賣場。"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