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投資項目頻出被稱新四萬億

【看中國2013年08月18日訊】近期,高密度、大投入的地方投資項目紛紛出臺,作為保證經濟增長目標的刺激性項目,這次投資熱被業內稱為「新四萬億」。然而專家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隨著經濟轉型和國際市場的變化,「看不準」的盲目項目開發,將承擔比以往更大的風險。一旦大批項目投資回報不佳,對未來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會構成隱患。

投資開發衝動應予以引導控制

面對經濟增速下滑的壓力,依靠投資來實現穩增長被看成了「救命稻草」,各地紛紛上馬大項目,進行大手筆的投資。

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小川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地方喜歡用項目刺激的方式拉動經濟,是因體制而形成的慣性。過去多是開發區、商業區招商引資,現在又延伸到公共建設及市政建設領域。

相關部門近期透露,現已有36個城市獲批建軌道交通,預計到2020年,中國在軌道交通方面的投資將達4萬億元。前階段,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新一屆政府拿出了今後5年再改造1000萬戶棚戶區的新方案。

與此同時,重慶市提出,要力爭三季度解決成渝客專、長化專線等6條鐵路項目和沙坪壩火車站綜合樞紐等鐵路項目;江蘇省提出,加快蘇北鐵路網和沿海跨江鐵路建設;安徽省則預備加快推進商合杭鐵路、黃杭鐵路、合安九鐵路、廬銅鐵路、六安景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

「政府抓經濟要適度,否則項目蜂擁而上後遺症太多。中央層面應從宏觀上予以引導控制。」劉小川說。

不過,項目開發對地方政府和當地經濟發展也有現實利益。劉小川認為,項目開發無論對地方官員還是百姓都有好處,不僅能解決當地就業,還能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不過當前,很多地方利用城鎮化的機會,不顧環境問題,加大投資,進入了「投資——治理——再投資——再治理」的循環怪圈。雖然過去三十多年,投資為地方帶來了較多回報,但未來三十年,如果繼續走這條老路的話,可能弊大於利,因此需要從財稅體制入手調整發展思路。

產生風險概率增大

如此眾多大項目上馬,巨額投入的資金從哪裡來呢?要避免出現當年「四萬億」的負面效應,在投資方向、資金來源等方面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吳慶表示,應該讓企業家、讓民間投資來選擇方向,政府不要去想這個錢投在哪裡。很多經驗表明,其實企業家比政府更有經驗,他們選擇得更好,當然他們承擔的道德風險是最小的。在市場經濟中,盲目的、重複的建設本來就會有。如果發生私人投資過剩,這個損失是由私人企業來分擔,由於有這種分攤機制,私人企業在投資的時候,就會有所考慮。

劉小川也認為,投資需要多藉助市場手段,哪怕是公共產品,只要是更適合市場的種類就應該交給市場。比起政府來,企業進入市場在投資績效與風險掌控方面都更敏銳。

不過對於政府牽頭的一些大項目和投資,如果地方財力沒有適度保障,也難免「軍心不穩」。

地方政府在經濟低緩期確實財力緊張。據媒體報導,中國信託業協會今年一季報顯示,信託業資產管理規模已經達到8.73萬億元,同比增幅高達64.72%,其中很多信託產品是為了幫地方政府繞開融資限制而量身定制的,據估計已經超過了3萬億元。一家民營投資企業相關負責人也透露,過去兩三年,其公司部分業務是貸款給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的財力相當程度上依賴中央的轉移支付,但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央財政收入前七個月累計僅增長了2.6%。有專家認為,中央轉移支付的能力恐因此受制約。

轉移支付本身的使用效率也受質疑。「轉移支付的資金利用效率很低,分配、使用不夠合理,在體制內進行有效監督很難實現。」江蘇省地方稅務局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劉小川則認為,各地往往上一些相似性、重複率很高的項目,比如說大型批發市場、商貿中心,而如今各種批發市場單體的成交量大多呈現萎縮的趨勢。有些地方政府過去看得準,但不以市場為導向、不把握髮展趨勢,很難保證每次都看得準。目前中國在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及第三世界後起國家不久後又將取代中國部分產品的生產與銷售主導地位的大背景下,如不考慮產業轉移、產品升級換代的大趨勢,上馬大投入的相關商業項目的風險會比過去大。一旦項目投資回報不佳,對未來經濟的健康發展會構成隱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宋曉亮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